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等了整个冬天,终于等到可以重回水库垂钓的时刻。怎么感觉我这个粗人,这个时候都文字彬彬的了。
三月的升钟水库,天气回暖,水温逐渐上升,鱼儿也开始活跃起来。这个时候,鲫鱼、鲤鱼、草鱼都开始觅食,是个绝佳的作钓季节。我和几个钓友早就按捺不住,计划了一次升钟水库的垂钓之旅,目标是鲫鱼和鲤鱼。
前一天晚上,我就开始准备打窝的料。水库作钓,打窝是关键,尤其是春季的鱼刚恢复活性,食量还不算太大,但有一口吃的,才会聚鱼。所以窝料不能太浓,否则容易把鱼喂饱,影响开口。我的窝料很简单:酒米+颗粒料+适量玉米,再加一点发酵麦麸。这样既有雾化效果,也能把鱼稳住,不至于让它们吃几口就跑。
当天一早,我们从家里出发,驱车大概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水库边。这时候天已经微微亮了,水面上起了一层薄雾,远处还能看到几个老钓友已经架好竿子,坐在那里专心盯着浮漂。我选了一个靠近水草的浅滩,旁边有一个小岔湾,水深大概在2米左右。这种地方是春天鱼儿喜欢待的地方,水温稍高,食物丰富,最适合垂钓。
打窝是第一步。我用打窝勺把窝料均匀撒在目标水域,大约3米左右的范围。春天鱼群分散,窝点不宜太集中,否则容易造成鱼进窝快、散得也快。然后就开始准备钓饵。
饵料方面,我用了商品饵搭配,主攻鲫鱼和鲤鱼。春季鱼的食性偏向腥香,所以我选了一款腥香型的鲫鱼饵,搭配一点薯味的鲤鱼饵,再加少量拉丝粉调整状态,让饵料更有附钩性。开饵的时候水比略微调整得高一点,让饵料稍微软一些,便于入口。
鱼竿选的是5.4米的台钓竿,子线用的是1.0号,主线1.5号,鱼钩用的是4号伊势尼。虽然主要目标是鲫鱼,但水库里的鱼种复杂,说不定一条大板鲫或者小鲤鱼就上来了,所以钩子和线组稍微大一点,能兼顾不同的鱼种。调漂方面,我选择调四钓二,让饵料轻触底,这样能更好地抓住鱼口。
刚开始抛竿的前半个小时,浮漂几乎没有动静,偶尔能看到轻微的抖动,但都是小杂鱼闹窝。这个时候不能急,窝子还没完全发窝,耐心等着鱼进窝。大约半小时后,浮漂终于有了一个明显的下顿,我提竿,中了一条半斤左右的鲫鱼,鱼体色金黄,应该是从深水区游上来的,果然是春天鱼开始活跃的表现。
有了第一条鱼,后面鱼口开始逐渐稳定,基本上十几分钟就能中一条鲫鱼,个体大小参差不齐,但手感还是不错的。期间换过一次饵料,把腥香饵换成了本味偏甜的饵料,发现鱼口没有腥香味时那么好,说明这个季节鲫鱼还是偏爱腥味的东西。
钓了大概两个小时,窝点里来了几条鲤鱼,浮漂的动作明显变大,一次有力的黑漂让我果断提竿,竿子瞬间弯成了弓,一条差不多三斤的鲤鱼开始在水里翻腾。这种鱼力气大,在水库里遛鱼需要耐心,不能着急把它硬拽上来,尤其是子线只有1.0号,太猛容易切线。溜了五分钟,终于把鱼带到岸边,抄网一兜,成功上岸。这条鲤鱼鳞片鲜亮,体态修长,看得出是野生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鱼,手感极佳。
时间一晃到了下午,鱼口开始变慢,水库的风也大了起来。春天的天气变化快,上午还是暖洋洋的,下午就开始起风,水面上的涟漪影响了浮漂的稳定性。这个时候,我调整了钓组,把饵料的雾化降低了一点,同时降低调目,尽量让饵料稳定地贴底,以免鱼因为水流晃动而游离窝点。果然,这样调整后,虽然鱼口还是减少了,但每次咬钩的鱼个体反而更大了,可能是小鱼已经被风浪驱散,大鱼才敢进窝觅食。
到傍晚,鱼口基本停了,我收拾装备,整理渔获,发现今天的收获还算不错,鲫鱼十几条,鲤鱼两条,其中最大的一条鲤鱼接近五斤。这样的成绩,在春季的水库钓鱼来说,已经相当满意了。
收竿回程的路上,钓友们都在讨论今天的鱼情,分析哪种饵料效果更好,哪种打窝方式更能留鱼。这次升钟水库之行,让我更加坚定了春季钓鱼的几大关键点:一是要找对钓位,水温上升快的地方更容易聚鱼;二是饵料的腥香味要足够,不然鱼的开口率会大幅下降;三是打窝一定要精准,不要盲目撒一大片,影响鱼的进窝节奏。
春季的升钟水库,虽然鱼口不是最猛的时候,但已经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复苏。天气再暖一点,鱼口会越来越好,期待下次的水库之行,能有更丰厚的收获!喜欢亲近大自然,四川的升钟水库值得一试,每年还有钓鱼比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