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工作上带来的中年困境,45-55岁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年龄段,人们都说它是人生的黄金年龄段。
这个时候在大部分的家庭中,孩子已经实现就业,除了父母需要偶尔照料,家庭琐事开始变少,假期属于自己的时间开始变得越来越多,总有一些旺盛的精力可以肆意的挥霍。
但大多数的中年人往往到了这个时候才发现,在真正卸下生活重担之后,一个电话就能喊出来聚一聚的朋友,已经变得少之又少。明明年轻的时候,也曾拥有一群一个电话,就能跑上几十里路,聚在一起的狐朋狗友。
而现如今,这些没有朋友的中年人,假期都在干什么呢?
一、中年人第一课:断交无效社交
进入中年,大部分人周围几乎已经不存在朋友。
进入中年后才会发现,人和人之间是有纽带的,这些纽带有的是共同的求学经历,有些是共同的工作经历,这些共同回忆会随着你们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比如毕业,比如跳槽。
没有什么东西比这些阶段性纽带更脆弱的东西了,如果不是后续有利益绑定的话,基本连叙旧都没意义。
用财上海的话来总结就是:“年轻时候觉得同学同事都是朋友,到了四十岁发现,人家压根没有这个意思,只不过是为了今后等价交换,先热个场而已。”
因为你以为的朋友,即印象中的那些单纯、可爱的同学,事实上早已在断联期间随风而去,一个个也都会变的现实和冷静。
进一步来说,其实人和人之间最好的相处就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人和人走得太近,或者交流太多,就很容易翻车。
很多时候,人的认知和获得的信息总是有限的,几次交流之后,大家脑子里的东西基本都全盘托出了,也就变得无话可说,就像这生活一样逐渐成为一潭死水。
更何况,朋友关系维护是要投入成本的,而大部分普通中年人在早些年时候,根本顾不过来。
一项研究通过分析三百万名手机用户的社交数据发现,人们的朋友数量在25岁左右达到巅峰,而在这之后,朋友数量会持续减少,一直到80岁。
然而即便身边缺乏朋友,中年人也有属于自己的放松方式。
就像罗斯福为了保持自己的精神状态,即使再忙,也会在见宾客或者发表演讲前,找个沙发或者椅子闭目休息20分钟。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即使再忙,也会33年如一日坚持跑步,还多次参加马拉松比赛;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依旧会忙里偷闲在午饭后睡上一会。
即便大多数的中年人没有休假自由,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掰着指头算少的可怜的假期,但也能通过短距离的户外活动来获得放松。
毕竟,撇开假期长短,现在出去旅行,尤其是对于中年人来说,想找一个物有所值的长途旅行方式,太难了。
为此,不仅仅是年轻人,户外也同样是大多数中年人的选择。
2022年发布的《中国新城市户外运动产业报告》显示,消费水平高、付费意愿高的80后在新城市户外运动的参与占比达到了41.6%,位列所有年龄段首位。
《2022年户外露营消费趋势洞察报告》表明,36—55岁的用户传统露营的最忠实爱好者,而在精致露营方面,41-45岁的群体也对精致露营青睐有加,最时髦的度假方式,中年群体可没有轻松放过。
海淘、网络购物节、旅行消费……总容易被忽视的“中年”,在这里都是“主力军”,他们更加追求品质与低调。
二、中年人的快乐:钓鱼、掼蛋、跑步
事实上,在露营、钓鱼、骑行、跑步、攀岩等众多户外活动中,不需要多人参与,更不存在团队需求的户外钓鱼,更受中年人欢迎。
孤凳蓑笠翁于水边枯坐一整天,看似寡淡无味,实际上更能自得其乐。
根据《中国休闲渔业发展检测报告(2023)》的数据,淡水休闲垂钓一直是增长最快的类别之一。国内大约有1.4亿人钓鱼,其中18到24岁占10%,25到44岁占46%,45岁及以上占32%。
据了解,中国约有1.4亿钓鱼群体,而35岁~4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占据最多。
当然,在周围同龄人变多的情况下,真正适合中年人的娱乐方式还包括喝茶聊天、下棋、打掼蛋等,其中掼蛋处于中年人群体性活动中的首位。
掼蛋作为低成本活动,只需要两副牌、一张桌子、四个椅子,四个人就能开开心心玩上一天。
在掼蛋之外,部分有跑步习惯的中年人还爱好参加马拉松。相对于吃喝玩乐,体能和健康方面的下滑是最明显,也是最影响中年人主观快乐感受的。
以2024年无锡马拉松和厦门马拉松为例,参赛者的平均年龄竟然高达40岁左右。其中,35-44岁的参赛者占比最高,成为了马拉松赛道上的主力军。
根据《2023中国路跑赛事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的数据,40岁以上跑者的完赛率占比总参赛人数的60%,足以证明中年男性在跑步运动中的高参与度和成就感。
在众多户外活动中,跑步相对来说,不仅是一种极佳的缓解压力的方式,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年人在心血管方面的健康问题,加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还能有效控制体重,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
缺乏朋友的中年人,总需要在众多户外活动中,逐渐找到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