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黄河鲤鱼,醋,白糖,酱油,精盐,清汤,姜末,葱末,蒜末,湿淀粉,花生油。
制法:
将鱼去鳞,去鳃,去内脏洗净,在鱼身上先直剞刀纹,然后提起刀,使鱼身张开,将精盐撒入鱼身内稍腌,并在刀口处及鱼的全身均匀地涂上一层湿淀粉糊;炒锅倒油,旺火烧到七成热,手提鱼尾放入油锅内,其刀口处立即张开,这时需用铲刀将鱼托住,以免粘锅,约炸二分钟,用铲刀把鱼推向锅边,使鱼身呈弓形,将鱼背朝下炸二分钟,再翻过来使鱼腹朝下炸二分钟,然后把鱼身放平,用铲刀将头按入油内炸二分钟,以上共炸八分钟,至鱼身全部呈金黄色时,取出放入盘内,炒锅留油少许,烧至六成热时,放入葱,姜,蒜末,醋,酱油,白糖,清汤烧浓后即用湿淀粉勾芡,淋上熟油少许,迅速出锅烧在鱼身上即成。
特点:色泽深红,外脆里嫩,香味扑鼻,酸甜可口。
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属鱼纲、鲤形目、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鲤属淡水鱼类。其名称的来历,据明代李时珍称:“鲤鳞有十字纹理”故名。是生活在黄河水中的一种天然名贵鱼种。其眼似珍珠,尾、鳍末稍为红色。因此,又有“红鱼”的雅称。是古今中外鱼中之上乘,席中之佳肴,颇受人们的青睐。
陕西黄河鲤鱼,主要产于陕西境内的黄河干流及其重要支流河段,以黄河干流河湾地带的陕北神木、府谷和关中东部的华阴、潼关等市县河段产量最丰。陕西黄河鲤鱼以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与宁夏黄河鲤、河南黄河鲤、山东黄河鲤、山西天桥黄河鲤并列为黄河干流的“五大名鲤”。
黄河鲤鱼,体态丰满,体形纺锤状,扁长而肥,头小尾短,背脊高宽,腹部肥大。鳞大,背部鳞色呈淡黄褐色,体侧鳞色金黄。刚出水时,胸、腹、臀、尾各鳍均呈金黄色和橘红色。对生活环境适应性强,食性粗广,.以虾、虫、螺、蚌及水草、藻类为饵。喜于水草丛中,流速缓慢的松软河底游动,常栖息水底,很少上浮。有生殖回游习性,4~8月游于河滩浅水处产卵,受精卵粘附于水草上,3~5日孵化,生长较快,且雌鲤速于雄鲤,2年即长成。成鱼大者长达90余厘米,重达20公斤,但以1公斤左右者最为鲜美。
黄河鲤鱼,肉嫩味美,刺少肉多,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据化验分析,每百克鱼肉中含蛋白质17.3克,脂肪5.1克,钙25毫克,磷175毫克,铁1.6毫克,核黄素0.1毫克,尼克酸3.工毫克,维生素B20毫克。鲤鱼能供给人体优良的蛋白质,其蛋白质的利用率高达90%以上。且鱼肉松软,易于消化吸收和利用。所以,鲤鱼很适宜儿童、产妇、孕妇及年老、体虚弱者食用。鲤鱼的脂肪大部分是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脂肪呈液态。这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因此,如能长期食用鲤鱼,不仅能增加多种营养,维护健康,还能防治冠心病,延年益寿,且兼有滋补食疗作用。日本儿童智商高,究其原因就是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大量食鱼。“吃鱼的女士更漂亮,吃鱼的先生更健壮,吃鱼的孩童更聪明,吃鱼的民族更兴旺”。这“四言八句”道出的却是一个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大课题。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喜食鲤鱼。烹调鲤鱼的技艺更是五花八门,红烧、清炖、清蒸、糖醋等食法,无不脍炙人口。李时珍曾说:“诸鱼唯此最佳,故为食品上味”。以鲤鱼为原料烹饪的各式名菜,更是驰名中外。如“糖醋鲤鱼”、“姜葱鲤鱼”、“清蒸鲤鱼”、“红烧鲤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