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组小。熟悉自己手中的钓具:handshake,饵料小·软。:handshake
程宁到处都是呀。。BAIDU里N多。。。初学台钓必看
冬季出钓的时候,很多朋友往往觉得台钓不如传统钓的收获。在垂钓的时候用台钓钓法,总觉得漂子似动未动,没有明显的吃口。于是越调越灵,见口就打,也是十打九空。其实这个时候是调漂这个环节出了问题。
本人最近多次在某山塘小水库夜钓,线组是3米9或者3.6配0.8+0.4或者0.6+0.3 阿卢A31B 4号 吃铅大概在1.6左右 水深2.5到3米 当我调5目钓1.5-2目时 瓜子鲫的漂相 顿感几乎是一线之间 相当考验抓漂能力 但是抓到的瞬间 相当有成就感 当我调3目钓1.5 鲫鱼漂相是一会换换上顶半目 一会换换下拉一点 但是提干几乎不中鱼 改成调3钓3目半时 情况好转 漂相就相对变大 顶漂能有大半目 但是少了小顿口,少了提干一瞬间的快感。 使得我自己也相当迷茫 到底是钓灵好呢还是钓顿好。钓了好几次之后,患得患失之间,我感觉钓小JJ不就是追求那瞬间的一小顿嘛 要是老是追求死口 大口 那也就失去了很多钓鲫鱼的快感了。
灵钝的话题已经讨论的很多,常见的说法是调高为灵调低为钝;程宁大师的理论则是调低为灵调高为钝。我认为把这两种说法分别用到夏天和冬天的调漂上来就好理解多了,冬夏钓鱼的很多东西都是格格不入的,但不管怎么调、怎么钓,钓上鱼就是灵、钓不上鱼就是钝。
在冬天,由于鱼的活动范围小,动作迟缓开口很小,吃饵好象也成了鱼的一种本能反应,钓鱼时经常遇到鱼在窝子转悠,撞线动作很多就是不开口;反映到漂子上:调4目钓2目拉小饵,两钩在水底是一钩悬空一钩轻触底,鱼在吸饵时,在漂尾剩余浮力的阻止下,它微弱的口腔压力是很难将钓饵吸进嘴里的,一吸漂尾向上一拉,漂上就会出现很模糊的上下颠动的信号,很难有进嘴的明显动作。如果改为调4目钓4目多一点,这时钩在水底的状态应该是一钩触底、子线弯曲,另一钩轻触底、甚至有点离底。在这种状态下鱼要吃下饵,它不需要克服剩余浮力,口腔的压力只需要将钩和饵吸进嘴就可以了,然后抬头游走;浮漂上就出现了下顿或顶漂的动作。要是吃上饵,鱼也需要克服大约一个钩重的剩余浮力,再把钩和饵吸进嘴。正常情况下,只要中单尾,基本上都是下钩中鱼,如果连续上钩中鱼的话那就是钓的有点钝了。所以说:在冬钓时钓目稍高于调目是常规,调的目数比之夏秋时要低,一般硬尾漂以调3钓3目半、调4钓4目半为宜。
同一浮漂、同一线组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条件下其语言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万不可凭想象鱼吞饵就是下挫一目,守株待兔的等待那一个动作。即便是同一天,随着上午、中午、下午气温的变化以及水下鱼群的变化都会带来浮漂表现形式的差异。例如窝内聚鱼较多,出现争抢索饵时,浮漂的动作就会大而有力,反之个别过路鱼处于本能性的吸饵,反映到浮漂上可能仅是下或顶一线,所以观漂切不可定式化,要抓住浮漂的每一个异常表现不放过,方可收获颇丰。
总之钓鱼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要以变应变,永无止境,这就是钓鱼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