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乙基麦芽酚是一种抗氧化剂,通常用于保护食品中的脂肪和油脂不被氧化。如果您想在饵料中添加乙基麦芽酚,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添加量:根据饵料的种类和配方,确定适当的乙基麦芽酚添加量。一般来说,添加量为每千克饲料中0.01%至0.05%的乙基麦芽酚是合适的。
2. 将乙基麦芽酚和其他干燥配料混合:将乙基麦芽酚和其他干燥配料(例如玉米粉、麦麸、豆粉等)混合均匀,确保乙基麦芽酚均匀地分布在饲料中。
3. 将混合物添加到饵料中:将混合物慢慢地添加到饵料中,同时不断地搅拌,确保乙基麦芽酚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饵料中。
4. 将饵料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将添加了乙基麦芽酚的饵料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潮湿的环境中。
需要注意的是,添加乙基麦芽酚并不能完全保证饵料的质量和保存时间,还需要结合其他措施进行综合管理。
在秦巴山区峰峦深处,很早以前就流传着一套山乡清音,这声音如同高山流水一路“叮叮咚咚”,沿汉江下长江,对很多的剧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是秦巴山区之中的戏曲“山二黄”。
山二黄在发展过程中不但促成了汉剧的诞生,同样也成了京剧的远祖。著名汉剧家陈伯华直言不讳地说:
山二黄是汉剧之母!
由山二黄到京剧,数个辩毁世纪以来,传唱了太多的古今悲欢离合的故事。英雄豪气贯长虹携改备,儿女心曲巧玲珑,都伴着这丝竹檀板,在皮黄音律中挥洒流泻。
在秦巴山区中的竹溪县老城墙,出南门即是广场。一到立春,校场坝边上如织如烟的柳条儿开始从冬眠中苏醒过来,舒缓着腰肢。每年正月新春,万物萌发,景气和畅,这里就成为万民寄望的欢乐海洋。
在这里只要山二黄大戏的海报一经贴出,上至中峰、蒋家堰,下至水坪、县河,四乡八方,乡民呼朋引伴,挽妻携子,汇聚而来。
戏台上红灯高挂,大幕低垂,戏台下人浪如潮。戏没开始,“闹台”锣鼓敲得一阵紧似一阵,把人的欢乐情绪撩拨得如沸腾的滚水一般。
终于,大幕徐徐开启,台下的万众陡然安静,仰首注目,静声屏气。那台上丝竹、管弦、金钹、檀板和响弥漫,歌喉渐起,角儿灿然登场,眼波照处,勾魂摄魄。
戏终人散,余音在耳,灯火阑珊,人们踩着余兴而归,夫妻牵挽,情侣逗趣,孩子们追逐嬉闹,男女后生打情骂俏。年复一年,人们借助山二黄排遣山中寂寥,增添生活乐趣。
山二黄又名“汉调二黄”,简称“汉二黄”。山二黄源于清代,随荆、襄移民带进山的楚调与鄂西北方言语音、民间音乐逐渐结合流变而形成的地方剧种。
清乾隆年间,黄州府一带确有众多移民在鄂西北及陕南歼销落户。竹溪县山二黄老艺人童觉平,于乾隆中期迁居竹溪县城,始以经商营生,至第三代即以传唱山二黄,兴办座堂清唱“万字”班出名。
房县山二黄老艺人范大德其祖父范仁保领班赴陕西安康演出,并留下定居在安康地区兴办了“祥瑞班”,传了“瑞、彩、方、盛”4个字辈的艺人。其中知名者有生角周瑞福,净角夏瑞告,生角与末角兼演的姚彩盛等。
清代光绪年间,山二黄在郧阳一带相当盛行。时有郧县黄龙滩富豪萧明甲出钱聘何宏生、周庆云等为师,按“天、子、重、英、豪”5字排辈,开办科班。
虽然科班实际只办到了“重”字科,但培养的人才已属不少,成名者甚多。其中“天”字科三生陈天庆于抗日战争初期曾两次应邀到陕西安康、汉中等10多个县演出数月,在当地有“汉中红”之誉。“子”字科三生王子清以唱功取胜,曾在安康县城摆擂连演48天,座无虚席。
竹溪人爱戏、爱唱、爱乐是有名的。以向坝为代表,竹溪是一处民歌的海洋。办喜事唱花鼓子“闹房”,死了人打“夜闹鼓”唱丧歌,插秧唱“秧歌”,薅苞谷草打“薅草锣鼓”。一场戏演完,台词唱词第二天都会在市井广泛地传唱吟诵。
山二黄是流行于鄂西北和陕南地区的皮黄剧种。该剧种系随荆襄移民带进的楚调与竹溪方言、语音、民间音乐逐渐结合演变而成。
山二黄的角色分为10个行当: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在演唱发声上,除四旦、八贴用假嗓外,其余行当皆用本嗓。
山二黄的乐队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是胡琴、月琴、三弦,配以二胡、唢呐、笛等。武场由鼓板、大堂鼓、筒鼓、大号、铜罄、木鱼、大锣、苏锣、小锣、马锣、二五子、大钹、小钹组成。《竹溪县志》载,竹溪有“钦定乐器”18种,可见其丰富与完备。
一方山水,一方乡音,造就一方剧种。山二黄的旋律婉转中有激昂,质朴中寓典雅,节奏快慢适度,既不像昆曲或京剧那样缓慢,也没有秦腔、豫剧那样高亢率直。
山二黄的表演特别注重唱工,唱腔讲求字正腔圆,音纯韵美。既委婉优雅,又粗犷纯朴。以唱工见长的行当,如末、生、净、旦是不可缺少的。丑角也要求有好的唱工。同时并重做工和武工,强调唱文戏要有武戏的功底,唱武戏要有文戏的做派。
在声调方面,山二黄用本音而不用边夹音。坚持末角用团音、生角用本音,净角用虎音,小生也用本音,旦角的传统唱法为窄音,经改革后真假嗓音结合使用。
山二黄能在竹溪传承发展、绵延不绝,这是竹溪山水孕育的结果,也和竹溪人的天性有关。
山二黄的敦厚婉转,暗合了竹溪人的群体心理,表达了山水旖旎、长川开阔、溪流婉转的地域形势,而在山二黄的清越激昂里,分明唱出了山峦雄伟、谷壑幽邃,也表达了竹溪人性格中阳刚、率性、坚韧的另一面。
山二黄是以鄂西北十堰地区为主要活动区域的湖北地方戏曲剧种。由于山二黄孕育于鄂西北及陕南地区,并与该地方言语音、民间杂腔小调融洽流变而成的地方剧种,因此而成了以鄂西北郧阳地区十堰市为中心的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同时,山二黄早期以楚调为基,鄂西北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处,民众杂居。“民多秦音,俗尚楚歌”,因而流传易于被毗邻地区民众接受,具有流传广域性的特征。
山二黄是竹溪人民在漫长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共同创造、积累和发展的文化瑰宝。它直接、生动地反映了竹溪人民的情感、理想和愿望,体现着竹溪人精神、性格和价值观,是承传竹溪优良传统的血脉所在,在几百年繁衍流播中,它若春风荡漾,如巨波浩荡,无美不臻,历世弥光。
鄂西北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山二黄早期主要是业余清唱,俗称“坐万字”,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由主办者临时邀约而成。
20世纪初期,鄂西北各县相继有业余“万字班”改座堂清唱为挂衣登台演出。郧县的“万山学社”,竹溪的“三亦社”、“新溪剧社”,竹山的“三易社”,房县的“三乐社”等皆有一定影响。
此时,郧县的黄龙班、鲍峡班,竹溪的中合班,均县的孙家湾班,郧西的天河镇班、上津班,竹山的官渡班等皆为知名。
另外,还有10多个山二黄皮影班,巡回山乡演出。在长期的群众性的演唱和学唱山二黄的过程中,山二黄逐渐吸收了地方杂腔小调,道白吸收了方言土语,也称郧阳官话。使山二黄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地方特色。
山二黄现存剧目100多个,早期以“座万字”为主,多演唱传统折戏和本戏,以唱工见长。
中期组班立社,开办科班,挂衣登台,演出以传统本戏为主。当时各班社演出的传统剧目,总起来约有400余个,其中列国戏、唐代戏、宋代戏居多。
山二黄传统剧目主要有1个“十”和6个“四”。所谓“一个十”是指“十大台”,即《一捧雪》、《二度梅》、《三奏本》、《四进士》、《五月图》、《六月雪》、《七人贤》、《八义图》、《九更天》、《十道本》;所谓“六个四”即“四大逼宫”、“四大家人”、“四大刺客”、“四大铡”、“四大征”、“四大姻缘”等。山二黄与其他皮黄剧种相比,岳家戏和水浒戏较少。
新中国成立后,对传统剧目“推陈出新”,整理改编和移植了一批优秀剧目,其中:《花子骂相》曾参加全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汇演。山二黄的表演不断吸取其他艺术品种的优秀表现形式使其表现手段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如移植剧目《屠夫状元》等,吸收运用了歌剧的领唱、伴唱、合唱等形式,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创作剧目《娘子县官》,吸收了现代戏程式改革的经验,使山二黄戏剧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感。
山二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