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高中五大学科竞赛还有没有必要参加?
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真的很难用一句话来回答。
即使是在强基计划没有推出的年代(2020年以前),要不要参加学科竞赛,也一直是有争论的。
对于高中生来讲,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学习的行为动机,如果仅仅从兴趣的角度,完全撇开功利思想,就显得有些假大空。从这个层面上讲,学科竞赛对升学的帮助,在强基计划之下被弱化了。
但学科竞赛,作为高校非常青睐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应该还会长期存在。当然无论是强基计划时代,还是以前的自主招生时代,竞赛都是针对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的。
从去年的情况来看,五大学科竞赛银牌以上,享有两大特权:免试入围、校测满分。综合各省的情况,银牌以上选手报考强基计划学校,相当于40-50分的优惠。除进国家集训队的选手可以直接保送清北外,其余的包括金牌选手,都必须参加高考。
也就是说,银牌以上选手,有免试入围资格,但并没有免试录取资格。强基计划学校,采用综合分,综合分(100)=高考(85)+校测(15)。所以高考还是占有比较大的权重。
对于高校来说,当然乐见其成,竞赛生本来就是他们看好的苗子,有竞赛成绩,又有高考综合加持,选拔人才的尺度更加准确。
但事情总是双方面的。对于竞赛生来说,以前银牌以上,基本上就可以直签了,现在还需要回来拼高考,会有更多的人考虑到风险而放弃竞赛,竞赛的激烈程序下降了,竞赛生的水准,当然也会跟着下降。
一个可能的结果是,竞赛进一步低年级化。笔者在今年化学的决赛现场(浙江杭州),认识一个湖北赛区武汉的考生,具有参考意义。该考生高中一年级,拿到了34届化学决赛银牌,按以往的情况,他下一年会继续参赛,冲刺金牌或国集。现在他大概率不会这样做,他会花接下来的近两年时间,备考高考。对于这种水准的学生来说,有两年的时候,有40-50分的优惠,进入清北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以往竞赛的主力军,都是二年级学生。由于决赛在集中在11-12月份,如果未能进入省队,或者进入省队,没拿到银牌及以上,余下准备高考的时间大概只有6-7个月,风险是很大的。
所以除非特别的有兴趣,或者特别的自信,更多的人,会在二年级时放弃竞赛,回归高考。
所以,只要高校仍然给予竞赛生合理措施,虽然比起以前来收紧了不少,就仍然有人愿意去参加竞赛。当然竞赛会呈现低年级化的现象,参与为数也会随着升学优惠的缩水而缩水。不过这或许不是坏事,因为五大学科竞赛,本来就只适合少数基本功扎实,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参加。
虽然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但是高中五大学科竞赛还是很有必要参加的,毕竟参加各种竞赛,可以强化你的学习能力,丰富你的知识和人生阅历,如果成绩优秀还可以为简历上增加色彩,所以高中五大学科竞赛还是有必要参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