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蜈蚣、红海虫、蓝海虫、沙蚕等,用来钓鲈鱼、黑鲷、春子、沙梭、雀鲷、黑毛、河鱼屯、乌鱼、海鳗、黄鸡鱼。蛤子、淡菜、蝾螺、藤壶、常节、石劫、牡蛎等,用来钓石鲷、黑鲷、剥皮鱼、河鱼屯、鹰羽鲷。寄居蟹、螃蟹、虾、龙虾、海蟑螂、南极虾等,用来钓加吉鱼、鲈鱼、黑鲷、石鲷、黄鸡鱼、黑毛、河鱼屯、赤宗、海鳗、雀鲷、石狗公、石斑鱼。鱼类的秋刀、苦蚵仔、青鳞仔、小卷、炸弹鱼等,用来钓黑鲷、石狗公、春子、乌鱼、鹤几、鲣鱼、加吉鱼、海鳗、石斑鱼、白带鱼。紫菜、海发丝、海白菜、鹿角菜,用来钓黑毛、白毛、臭肚鱼、倒吊等鱼。沙蚕是众多鱼饵中最受欢迎的一种。红蚕最贵,它的虫身厚扁、够韧和够重,容易上钩,又不易腐烂,用来投钓最为适合。青蚕身体柔软,鱼多喜欢啄食,但容易腐烂,在海中不消两分钟便已腐烂,青蚕的价格比较便宜。沙虾也是很好的鱼饵,一般鱼饵店所售的都是沙虾,生命力强,大小适中,上钩后也可以生存很久。街市所卖的食用虾,一般太大,不宜作鱼饵,但若是小虾也可买下来作饵。小虾用作钓立鱼和其他鱼种,大虾通常用来钓大石斑和鲈鱼。死虾最便宜,用死虾作饵,最适合业余爱好者。至于鱼竿100以内都不会好到哪里去,所以还是买比较知名的品牌。建议选用光威的。另外 迪佳勇士 口碑很不错,不过价格要100多
钓点是指海里适合藏鱼且在钓组攻击范围之内的点或区域。选择钓点要解决的问题是鱼可能在哪里。从鱼的角度分析,钓点应该是鱼能够找到吃的,可以节省体力,便于隐蔽藏身和躲避敌害,只有这样的位置才是鱼喜欢呆的地方。1、水流通畅的各种明礁、暗礁周围。礁石区分布的大小礁石以及水下密布的沟壑、洞穴为鱼提供了赖以藏身的场所,礁石的根部、背流面、洞穴、深沟不但能够阻挡海流,而且还便于饵料的聚集,鱼藏在这里不但经常会吃到“水流冲下来的馅饼”,也便于隐蔽地对路过的小鱼虾发起突然攻击,况且,礁石上的藻类、贝类以及生存在礁石区的小螃蟹、小虾等甲壳类动物本身就是很多鱼的主要食物,因此,礁石区是最明显的钓点。但礁石区钓点如果潮流不畅则效果会大打折扣。其原因一是因为没有潮流就不便于将饵料带进来,二是因为没有潮流就不容易形成洄流区,不便于饵料聚集。2、流水交汇的潮目区。两股海流交汇时,由于方向、速度的不同使流水的势力互相抵消,在一定范围内便形成了流速缓慢平静的区域,而被流水冲下来的浮游生物、藻类、等有机物就会在这个区域聚集。这样的地方既有食物又便于节省体力,鱼当然会喜欢。但应该注意的是,虽然潮目区鱼喜欢呆,但很多潮目区却并不适合作为钓点利用,其原因:(1)有的潮目区离岸很远,诱饵的效力和钓组的作用都不好发挥;(2)随着潮水速度和方向每时每刻在改变,潮目的位置和大小也在不停地变化;(3)潮目区可以影响的深度不同,有些潮目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中上层,这一特点对垂钓一些亲底型鱼类并不具明显优势。寻找潮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观察。对水面漂浮物或者泡沫停滞的区域以及水面的波纹进行观察。漂浮物或者泡沫聚集的地方自不用说,观察水面的波纹主要是观察起伏翻滚的潮流里是否存在水面光滑如镜的区域;二是利用钓组找。一些小的潮目区用肉眼观察不到,只能利用矶钓钓组找。当钓组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速度明显减缓甚至停滞不前时,这样的地方就是潮目区。3、白沫带。白沫带是浪冲击海岸后返冲入水形成的。海浪可以将礁石上的各种藻类、生物和陆地有机物带入海里为鱼提供食物,反冲入海的海水还夹带着大量的气泡使这一区域海水融氧量增加,另外大量的气泡形成的视觉障碍使鱼感到比较安全,因此,多数鱼喜欢在白沫带下面、周围以及外带水流(反拨潮)里找东西吃。而如果这股外带水流又同另一股海流汇合形成洄流,这样的位置毫无疑问是比较理想的钓点。选择白沫带钓点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主要是白沫带区域受浪冲影响造成水流非常紊乱。海水入水时是夹带着气泡向下冲,下冲到一定深度并扩散达一定面积后,气泡又会带着海水向上返,而白沫带的底层海水也会受到下冲力的影响向周围流动扩散。因材,在这样的区域下竿,如何发挥诱饵效能以及如何稳定钓组是影响钓况的关键。4、岬角。岬角延伸入海后阻挡了海水的流动,自然会在岬角背流面形成洄旋涡流,这样的洄流区容易存积饵料、避流省力、岩石屏障还为鱼提供了保护,自然也是不可多得的好钓点。另外,岬角延伸入海的位置也是各种鱼洄游时的必经之路,随着潮水的转换,鱼会经过岬角巡回往返于不同的水域。因此,即使在岬角的迎流面选择钓点,只要掌握了鱼经过的潮时,算好时间重点阻击,仍然会有不错的收获。考虑到多数岬角位置潮流势力很强,在岬角迎流面阻击时,一般应选择涨潮或退潮六、七分的流水稍缓时间段以及干潮、满潮的转流时间段作为重点阻击潮时。5、平行岸边的海流选择突出或凹入位。有些海岸线相对比较平缓,海流在这种环境是平行于海岸流动,流势比较稳定,只有在海岸凸出或凹入的位置才会形成转折、洄旋,因此应该选择凸出或凹入的位置做钓点。选择的一般规律为:如果潮流势力强、流速急则选择凹入位置,反之则选择凸出位。6、平直海岸选择水下起伏位。挡浪坝、防波堤以及其它一些平直海岸,表面上看起来不容易找到好的钓点,这时就要认真测一下水深,找到水下有障碍物或者深坑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流水才会发生起伏变化,利于沉积饵料和隐藏鱼类。7、陡峭的海岸选择台阶、裂缝或者海岸线转折拐角位。如果陡峭海岸水底有礁石群的话,倒也不失为一个好钓点,不幸的是这种地貌特点往往形成的是直入泥底的峭壁面。而水下如果是泥底,对于多数矶钓对象鱼并不能提供很好的生存环境。这时就应该贴着边认真测试一下是否峭壁上有阶梯状的台阶,或者看一下峭壁上是否有大的裂缝以及峭壁是否存在转折拐角,只有这样的位置才能藏住鱼。而如果一味地找最深处的泥底下竿则不会有好收获。8、港区、码头选择入口、转角位。港区出入口是鱼进出港区的通道,转角位置水流的方向、速度会发生变化,容易形成洄流区便于饵料聚积。9、外带流好于内压流。流水向正前、左、右侧方向流动时,诱饵可以借助水流漂出去,其味道也可以借助水流传递到远方,远方的鱼接受到这些信号后就会知道上游有大餐,而如果流程中某个点又出现了暗礁或者沟壑,大量诱饵则容易在这里聚集,那些顺着味道上来找东西吃的鱼就算找到了食堂。但如果是向岸边压的水流就不具备这种效果,并且向岸边压的水流会将钓组压向岸边,而越近岸则水深会越浅,就会造成压向岸边的钓组频繁挂底。不过,压向岸边的水流一定会在某个位置又转折流回去,那么就应该找到这个位置并加以利用。10、一般情况下,支流好于本流。本流的潮水势力很强,可食的有机物也会很快随流被冲走(当然撒的诱饵也会很快流走),因此,除了一些善游的掠食性鱼会出现在这样的地方外,对于大多数矶钓对象鱼来说,它们并不愿意既找不到东西吃还要在急流里锻炼身体减肥。而水势较缓的支流则相反,平缓的水势消耗不了鱼多少体力却可以吃到潮水带来的食物,必然会使鱼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