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中的含氧量对钓鱼的影响


2020-09-24 11:14:02  中国钓鱼人网   来源:水库钓鱼技巧

我们在使用手竿在水库野钓的时候,有时上鱼量非常好,可有时整个水库都会不好钓,这就是和水体中的含氧量有关。水体中的含氧量的缺乏,轻则使鱼停止进食,重则死亡。水库水体内的含氧量的分布,从来都是不均匀。

同一水域,同一水深的含氧量也各不相同,所以各种类的鱼按照自身对氧含量的需求,选择了不同的水域,比如:花白鲢在水体上层,草鱼据中,鲤鱼鲫鱼占据最底层。下图中是几种常见鱼类的含氧量的图表。

我们了解水中的氧气形成的原因,是为了在以后更理性上选定钓点。水体中的氧份主要由三个方面形成,即:水草排放的氧份,风浪产生,以及降雨所带来的。其中七成以上是由,水中的植物(如:水草,水藻等)排出的,同一个水库中,水草生长茂密的地区的水体,含氧量高于水草少的和没有水草的水域。

这也是钓鱼要钓草的谚语的由来。风,是形成水中氧气的第二大来源。空气中的氧气在风的作用下,搅动表层水面形成波浪,使整个跃温层混合(水深三米以内)。形成类似于充氧泵的效应,使空气中的氧份融合在水中。风力越大,溶氧面积也越大,溶氧量也越大。

反之越小。形成水中氧气的第三大来源是降雨以及雨后形成的入水口,前两种产生的氧份,大多是以缓慢,局部的方式进行,而降雨则是全面迅速的提高,水域中的含氧量。所以雨天出钓,相对会有比较乐观的收获。对于垂钓者而言,气候给我们开了很大的一个玩笑:风和日丽,垂钓者感觉很舒适的天气,上鱼往往并不乐观,而暴风骤雨或者小雨绵绵的天气,往往有可观的收获。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好过,鱼难钓,鱼好钓,人却难过。

水中的氧气的生产过程对于垂钓是有利的,而消耗却是不利于垂钓的因素。

氧份的消耗主要来源于:

一、微生物,浮游生物的消耗;

二、水底的沼气,青苔上升时带走的;

三、鱼类消耗以及自然挥发。

前两种的消耗占氧份消耗的八成,鱼类消耗,水体自然挥发则微乎其微。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前两者:微生物,浮游生物需要大量的氧份,它是依附在水草排放的氧份基础上的,水草越密集,微生物,浮游生物也就越多,所产生的消耗越多。一整片水草中突然出现的亮水的含氧量,往往高于水草最密集处。这个在我们以后讨论地势的文章中会提及,在这里就不叙述了。其二:肥水水域近处多有沼气,青苔,垂钓时应注意钓远,钓亮。

含氧量的生产和消耗,牢牢的控制着鱼的生活习性。鱼的进食,休息是按照含氧量的高低而进行的。每天清晨5—6点钟(冬季稍晚)日照出现,水中植物开始光合作用,排出新的氧气,补充夜晚所消耗的氧份,鱼类并不比我们笨多少,利用新鲜的氧份即时进食。

这也是垂钓出现的第一个高峰期的由来,即:10点以前的上鱼期。产生的氧份,随日照的增强而增强,大约在接近中午1点左右日照最强,氧份量达到当日顶峰,跃温层水温升高(夏季特别明显)鱼由浅水转向深水。这也是神仙难钓午时鱼的由来。正午过后,气温开始回落,含氧量开始减少,下午4—7点鱼类又回到浅水区域进食,垂钓出现的第二个高峰期。

太阳落山,一天的产氧结束,消耗开始。由于鱼类对氧份的消耗只占总消耗量的15%,所以鱼类仍然可以坚持开口,晚上11点后逐渐停止进食。深夜12点—早上5点是为含氧量最低的时段,(绝大多数塘库增氧机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增氧)直至次日太阳升起。夜钓:如水域鱼密度大,可以和白天一样选择钓点,如果水稠鱼稀,选择亮水和水草较少的区域,原因在于,产氧高耗氧也高,反之则低。

水库中的含氧量对钓鱼的影响

图表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水深的不同,水中的溶氧量成倍的递减,显而易见的越接近水体表面含氧量越高。水体本身最接近风面的区域,受风力的搅动为最大,钓场四周散落的颗粒,杂质,等质量轻的物质,大都聚集在水体上层,同时以这些物质为生的浮游生物,微生物大量聚集在上体上层。起到了屏蔽光线的作用,使整个水域受光的不均匀,自然形成了上高下低的现象,也使水中出现上下层含氧量之差。

水温的升高和降低,将水分子密度改变,使密度大的下沉,密度小的上升,这个上下混合的过程中也把含氧量带走了,水温越高含氧量差值越大,含氧量差值越大,鱼浮头不爱开口。夜晚光合作用停止,气温为最低,含氧量差值最低时鱼类留底休息。

含氧量差值相对较小时,鱼类可以在全水层游动觅食。温差越大,含氧量差值大,反之越小。从鱼觅食的高峰期来看就形成了,夏季:往往是早晚两次,而其它三季全天都有可能出现高峰期。而含氧量差值是于当日温差成正比的。

(原标题:水库中的含氧量对钓鱼的影响)


相关热词搜索:水库中的含氧量对钓鱼的影响

上一篇垂钓宝典:小水库秋季野钓鲫鱼的技巧
下一篇垂钓宝典:秋季水库手竿钓草鱼技巧全解析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