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重点讲了潮水的规律和特点,重点是要把握每天两次涨落潮时的转流期。今天阿超和大家分享下其他的客观环境因素。潮汐规律体现鱼觅食相对较开口的规律,有时到了转流期,甚至一整天鱼也不咬一口,很多人觉得是潮水的问题,就算死流天时,阿超也遇到过爆箱的时候,那么还有哪些影响鱼儿是否开口呢?阿超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种:气压、气温(水温)、海水盐度、酸碱度等。
首先说说气压,气压是指大气压强,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当人们去青藏高原等高海拔的地方时,没有适应过的人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高原反应,这是因为气压低,大气中所含的氧较少,大脑缺氧造成的。海洋中的氧含量,一部分来自于海里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部分则来自空气溶解的氧,气压低时,溶解的氧较少,气压高时,溶解的氧就较多。当氧含量少时,海里的鱼儿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都困难时,就更不容易进食了(想象一下感冒发烧严重时,是不是不想进食任何东西)。
气压主要跟季节、天气有关,一年之中,冬季比夏季气压高,一天之中,气压最高的时间大概是9到10点,和15到16点,所以如果再配合潮水,如果转流期正好在这个时间段,对鱼儿口是有很大帮助的。另外,天气如果多云阴天(没下雨),尤其是夏天雷雨前或者台风到来的头一天,比较闷热,这时气压很低,鱼儿不太会开口(但是下雨的当天,气压骤然升高,鱼儿恢复体力,由于饿了几天,就饵意愿非常强烈甚至疯狂,所以经常有钓友说“大风大雨有大物”)。晴好的天气,气压较高,是有利于鱼开口的。阿超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对比,发现当大气压低于1000千帕时,可以称做低气压,对鱼口不利,而当气压高于1000千帕时,这叫高气压,是对鱼口有帮助的。
气温直接影响了水温,但是水比热大,天热的时候,海水温度要比正常冷2至4度,天冷的时候,海水要比气温高3到4度。鲷科鱼在水温低于10度和高于26度时就会停止摄食(最适宜海水温度18-24度),所以以深圳周边为例,当连续几天最高气温在10度以下或者连续30度以上高温天时,这时都是不太利于作钓鲷科鱼的。
所有海鱼都是其适应的盐度,当盐度变化时,直接影响鱼的蛋白酶活力,海水的盐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几个方面影响:一、淡水河流的注入能降低盐度。二、连续下雨能明显降低盐度。三、连续天晴海水蒸发能提高盐度。鲷科鱼是广盐度适应鱼类,基本能适应千分之五到千分之30之间的盐度,而其中黄脚适应能力最强,在一些河流的入海口,黄脚甚至能游到上游好几公里的淡水区域。所以一般淡水入海口处,黄脚相对黑立、牛屎立多,真鲷的盐度适应能力相对鲷科鱼中是最弱的,所以真鲷大部分不在淡水入海口区域出现。当连续几天的降雨或者连续几天的天晴后,对垂钓这些盐度适应较弱的鱼时,难度要相对大一些。盐度还直接影响浮漂的浮力,有时同一个钓点,上午调好漂钓2目,中午下完雨后,浮漂原本由露出2目变成了没入水中,这时排除浮漂本身的质量问题(好浮漂放水里一周都不会吃水),一般是海水的盐度发生的变化,这时就需要适当剪铅皮重新调整浮漂的浮力。
酸碱度,是指水中游离二氧化碳、碳酸盐等溶解的比例,直接体现在海水的PH值,多数鱼类适应的PH值在7.0到8.5之间,海水酸化直接影响氧溶解量,鱼的代谢受影响,甚至近年常见钓友钓上一些畸形的鱼(鱼鳍歪的,长包的等等)。海水酸化,还会直接导致赤潮的发生,赤潮是海里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而高度聚焦,赤潮发生时海水发褐发红,甚至酱油色,碰到这种情况时,浮游生物遮蔽了太阳光影响海底植物光合作用,也同时迅速消耗海水中仅存的氧,赤潮发生时,别说鱼儿不咬钩,鱼儿基本都游向更深的地方,没跑得及的都要死翘翘。导致这些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天气的异常,例如连续的晴热高温,或者人类的工业生活排污(深圳红树林有几个排污口,那里的乌头很多畸形的),还有日益增多的钓鱼人过多有机质的投喂。惠州小桂就是一个负面的例子,之前钓乌头用单钩串钩挂颗粒或者青虫,后面改用神经钩钓法,包团子打重窝,常年打窝造成海底有机质堆集,分解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酸化海水,海水酸化后造成赤潮现象增多。2014年以前去亚婆角钓黄脚只带2斤青虫,从不打窝照样几十斤收获,现在钓鱼人多了后,每船都是至少几砖几粉,收获越来越不如以前,而且海水酸化后,连流水最急的亚婆角也出现赤潮了。假设按亚婆角每船打窝10千克,每天20条船(人天的时候,5、60条船都有)算,每年就是几十吨窝料,海水虽然会流动,但是涨完又退,退完又涨,窝料不会被鱼儿全部吃光(窝料很多成份是红土,鱼也吃不了),所以长年累月下来就堆积在这片海域,必然导致海水的加速酸化。
在这里阿超倡议:船或者排矶钓不打窝,尽量主动找鱼,特别是夏天打窝只会引来更多小鱼盗饵。钓乌头这些排主挂一个笼子聚鱼即可,钓鱼人尽量用颗粒不要再用团子。海水酸化,只会让我们的海域越来越没有鱼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