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石鲽鱼的习性及远投钓法的介绍


2018-07-07 20:04:43  中国钓鱼人网   来源:海钓技巧

海钓石鲽鱼的习性及远投钓法的介绍。石鲽鱼,别称为石鳉子或沙板,鲽科,比目属。体形卵圆扁平。侧线较直、明显、前部微突起。头小,略扁。吻短,齿细,上下颌各一行。眼睛集中于身体右侧。有眼一面被深褐色或灰褐色栉鳞,体表及鳍上分布着小型暗色斑点,背鳍内缘排列弧线状石骨斑数枚。为迷惑天敌﹑自我保护和成功猎食,体色可随栖息环境不同而发生适应性变化。腹色纯白,由小圆鳞覆盖,常见体长15——30厘米,体重100——400克。

广泛分布于我国四大海域,是北方沿海地区春、秋和冬季主钓对象鱼。因其对栖息地地质环境﹑水质和水温要求相对严格,故污染严重的河流入海口等海滩难觅踪迹。石鲽鱼中钩后会弯曲身体,因而阻力增加,手感沉重异常,是钓鱼人梦寐以求的高档鱼种。

一、钓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垂钓石鲽鱼,宜使用海竿远投,一组4支钓竿足以。如施钓者体能充沛,操作技术娴熟,也可适当增加钓具的数量,但前提需要交通便利,以方便携带沉重的装备。

竿长视钓位环境而定,滩钓、堤坝钓钓位地势平坦开阔,使用 4.20米或4.50米长竿为最好。矶钓和悬崖钓钓位狭窄不便,建议使用3.6米短竿。因钓场海底系沙质地质,无锚钩塞坠之虑,只要能保证投距,符合快速回线起鱼的拉力,钓竿负荷号数无特别规定。

绕线轮可配置旋压式绕线轮或齿槽式手拨轮,要求蓄线杯槽宽而浅,蓄线量要大,出线流畅收线省劲。在确保抗拉强度的基础上,主线的线径越细越好,能有效地延长抛投距离。主线的前端要连接一段8米左右的头线,线径应大于主线,以满足抛投瞬间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确保钓组不至于因“放鞭”而一去不复返。

坠绳长约1.2米,等距离设置钓钩共3至5枚。脑线的线径粗一点无妨,可防止扭曲损伤,避免惨遭切线而功亏一篑。至于钓钩,可选用“长海”系列307号软条钓钩,变形后可修复再利用,不但可节约更换钓钩时间,还能有效地节省钓钩的损耗。

二、钓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石鲽鱼属典型底栖海洋鱼类,终生潜伏于泥沙之中,无大群集结长距离迁徙习性,仅在深浅水域之间做适温性洄游。水质洁净的细沙滩﹑淤泥滩,分布密度相对集中。其中,尤以沙滩与礁群接壤地带,暗礁环抱的小片泥沙地,大面积沙滩包围的孤礁周边,和带状礁岩间隙的沙质地带为首先。只要选准上述类型的钓点,很少会遭遇劳而无功。

选择钓点时如能登高俯视最妙,水色清亮的区域是泥沙滩涂,而暗礁上由于长满了海藻,远望其色调明显要幽暗许多,黑白分明,一目了然。“洞穴坑洼,钓鱼最佳”。在海水浴场和蛤蜊养殖滩涂等大面积沙质海湾,钓点选择要找准地势低洼的海沟和锅底状的深坑,此类地形不但鱼群密度极高,且鱼的单尾个体也较大,改写钓获之纪录常出于此地。

 

三、季节

钓鱼识节气,钓获有保证

石鲽鱼习性喜寒畏热,春、秋和冬季海水温度较低时,出没于近海浅水区,夏季酷热难耐,因无法适应温热的水温,鱼群短距离洄游至深水区避暑。

以大连海域为例,春季4月和5月,春暖花开,万物竞生,石鲽鱼在近岸浅水区育肥,摄食强度达到最高。这一时期所钓获的石鲽鱼,皆一冬龄以上的成鱼,体大肥壮。秋季及初冬的10月至12月,石鲽鱼从避暑胜地返回,是垂钓的又一个“黄金季节”。不过有一点需要清楚,秋季和初冬的石鲽鱼个体普遍偏小,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大量钓捕实在可惜。

新春1月至3月,数九寒天,飞雪飘舞,草木枯黄,鱼龙远遁。如果降温过程平缓,水温波动不剧烈,即使是皑皑白雪过后同样也有得钓,只不过中钩的频率不如春秋两季罢了。“入九”后海水温度将持续降低,鱼群慵懒少动,猎食行为不积极,垂钓者应有心理准备。而此时钓竿林立,银丝如缕的钓场钓客稀少,只有“发烧”级钓友还在坚守阵地,虽然寒风刺骨,但那宽松的钓场,清静的心境却实在是别有情趣。

四、潮汐

钓鱼不懂潮,纯粹瞎胡闹

海钓对潮汐﹑风向有一定的要求,违背自然规律虽不至于颗粒无收,但钓获总量肯定要大打折扣。“潮起风动,潮动鱼动”,多数海洋鱼类摄食行为主要集中在起流阶段,枯潮及高潮位鱼群不思饮食。相比之下,石鲽鱼的食性却无忌口一说,它们的摄食强度差异不大,只要有饵食进入猎食范围,来者不拒,照单全收。所以,垂钓石鲽鱼不必墨守陈规,要结合潮水的落差而变换战场。

涨潮来水阶段,鱼群随潮水涌向岸边,钓位在高潮线上即可轻松对付。退潮水去滩干,鱼群跟着向海里撤退,原钓位鞭长莫及,守株待兔无疑错失良机。垂钓者只有适时换位跟进,在低潮临界线选点作钓,方能精准地击中它们藏身的“洞天福地”,得手的几率比起先前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于风向风力,大连南部海域强南风海浪滚滚,水质混浊不堪,钓石鲽“浑水摸鱼”可没门,绝对不适宜勉强出钓。而北风、偏北风则不同,海面上波平浪轻,水质清澈见底,营养盐丰富,鱼群食欲大增,是出钓不可多得的好天气。

 

五、钓饵

舍不得香(腥)饵,钓不满鱼篓

石鲽鱼属杂食性鱼类,喜食沙蚕类、虾肉、软体类和小活鱼。红沙蚕中的岩虫,青沙蚕中的巢沙蚕,还有红蜈蚣和青蜈蚣,是使用最多的“万能饵”。实践经验证明,垂钓石鲽鱼一味迷信使用活沙蚕并非“灵丹妙药”,明智之举。

总结原因,活沙蚕鲜腥多体液,不耐海蟹、海星等底栖生物蚕食,频繁收线换饵不但会徒增工作量,关键还会惊跑窝点内准备摄食钓饵的鱼群,后果将得不偿失。而盐渍饵则不同,腥味浓重,恋钩性强,能长时间坚守重要岗位,集诱鱼效果特别好,还可以重复使用,一饵可钓多尾鱼而不下岗。

使用盐渍沙蚕最好是现场腌制,长时间保存的陈饵氧化严重,色泽暗淡发黑,腥味挥发殆尽,质硬难咽不足以刺激鱼群的胃口。石鲽鱼的口裂很小,饵条饵块过于粗大不利于其吞食,应选用咸岩虫尾端,一二年生的巢沙蚕,或腌制半干的海蜈蚣,能够有效提高钓获量。

六、钓技

钓技要对头,不然会空篓

海竿远投底钓石鲽鱼,钓组采用底坠串钩,坠绳上连接2至3枚钓钩。坠绳略长,子线缩短、线径稍粗、质地偏硬甚至可以绑上5枚钓钩,且相互之间还不缠绕。钓组入水后,应适度拉紧主线,使之与海平面形成一定夹角,架好钓竿等待鱼儿问津钓钩。要尽可能地使串钩贴近海底,避免钓组上部钓钩因与海床所形成夹角过大而悬空,影响中鱼的几率。

虽然坠绳加长不利于抛投,主线松弛观察渔讯困难,但由于一次可有倍数钓获入账,因而还是受到部分钓友的格外青睐。石鲽鱼猎食小心谨慎,有先叼起饵食观察,确认无危险才进食的习性,一旦吞饵,极少能吐钩逃生。表现于竿梢的讯号先为轻微抖动或铃声不明显,尔后逐渐加重,直至主线回线塌腰。“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第一次鱼讯不宜急于提竿刺鱼,要待其几次报警以后,扬竿必有所获。

“一石二鸟”,“连中三元”屡见不鲜

如季节、潮水合适,钓组落点百发百中,钓点内鱼群竞相争抢饵钩,有时串钩全部中鱼,可谓弹无虚发。多钩钓组不适合在深冬季节实施,否则只能是白白浪费钓饵,得不偿失。春季垂钓石鲽鱼,会出现讯号标准却没斩获的异常现象,而钓饵还会变得残缺不全,那多半是小河豚在盗饵。秋季垂钓石鲽鱼,反映在竿梢上的讯号常常杂乱无章,作为副业收入,有虾虎鱼、鲬鱼、六线鱼、梭鱼和小黑鲷等底栖及近底层鱼类上钩,也总比闲等着看海要好过许多。

(原标题:海钓石鲽鱼的习性及远投钓法的介绍)


相关热词搜索:海钓 习性 石鲽鱼

上一篇垂钓宝典:民间海钓梭鱼的独门秘诀分享
下一篇垂钓宝典:深海船钓的适用钓具选择探讨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