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时间销售十万多斤鱼,这成了历城区仲宫镇崔家村十余家养鱼村民很难完成的任务。由于村子周边的河道整治,村里鱼塘被征购,但鱼塘里的鱼需要村民自行处理,原来的“摇钱树”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
十余家鱼塘
一天卖不出几条鱼
17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了历城区仲宫镇崔家村。村里的鱼塘集中在村子南部,总共有十余家。记者注意到,村子最北侧的一个鱼塘,有3位游客正在钓鱼,有些人是从泰安自驾车来的。再往南走,虽然鱼塘很多,但是见不到垂钓者和游客。
崔龙森在村里养鱼已经十余年了,他家的渔场总共有8个鱼塘,养有鲫鱼、鲤鱼、草鱼、青鱼等品种。由于冬季几乎没有生意,整个渔场连个人影也看不着,就连崔龙森也很少在渔场里转悠,大多时间呆在北侧的小屋里。
崔龙森告诉记者,现在正值冬季最冷的时候,鱼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鱼也不好捕捞,来此垂钓的游客少之又少,一天卖不出几条鱼。
紧邻崔龙森渔场的另一家渔场老板介绍,10年前建渔场的时候投资了20多万元,建成后维持渔场每年也需要数万元,包括购买鱼苗、鱼食、人工费用等。“往年的时候,夏秋季节是垂钓旺季,再加上平时一些散客,渔场的鱼几乎都能卖出去。”
天冷难捕捞
池中鱼2月底前要处理
据了解,仲宫镇崔家村及相邻的3个村庄,在玉符河整治范围之内,目前崔家村的渔场已经被征购,但是如何处理渔场的数十万斤鱼却愁坏了村民。
崔龙森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春节后到五一之前的游客垂钓,前一阵他刚向鱼塘里投放了数千斤青鱼。目前他家里的8个鱼塘,有的鱼塘有2000斤鱼,有的6000斤,总量约有3万斤左右。他告诉记者,过了元旦他接到通知,要求自行处理自家鱼塘内的鱼,2月底前处理完毕,天这么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处理这么多鱼,让他们犯了愁。
据介绍,青鱼一般生活在鱼塘的底部,到了冬季,它们一般处于冬眠状态,除了偶尔喝水之外,连鱼食都不吃。崔家村的鱼塘一般2米深,冬季天气太冷,水太凉,根本无法捕捞。
崔龙森表示,前段时间有人来要买4000多斤青鱼,他就想办法捞鱼,找了好几个人,无论给多少钱,人家就是不下水。鱼塘的水太凉了,长时间呆在水里捞鱼,谁都受不了。要是买鱼要的量足够大还好说,可以找人把池塘的水抽干,把鱼全都捞出来,要的量少了根本没法弄。
除了池塘中的鱼不好捕捞以外,鱼的销路更让崔龙森着急。他说,崔家村共有10余户村民养鱼,鱼的总量约有十万余斤。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真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鱼不像家具一样,搬家了能一块带走,这么多鱼,短时间内根本没法处理,希望一些爱心企业和单位可以采购崔家村的鱼,确定好数额后进行登记,等过几天天气暖和的时候,我们捕捞后再通知买主来取鱼。”崔龙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