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4日下午18时5分,月川大桥上,几十名钓鱼者将长长的绳子拴住瓶子,扔入河中钓鱼。
白鹭翱翔、鱼翔浅底、三亚河两岸风景如画。站在月川桥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眺望远处,两岸红树林青翠逼人、白鹭自由自在地翱翔栖息,犹如一幅恬静的油画。然而,一字排开挤在桥上钓鱼的市民和游客,却给美丽的三亚河涂抹上了“黑色”浓妆。
“噗通”一声,河面上泛起阵阵涟漪,一个又一个类似“水雷”的白色物体,接二连三被投掷进河里,三亚河的宁静被逐渐打破。一位帽檐压得很低的刘大爷正端着身体,左手拉着细小的绿色尼龙绳,在桥上认真垂钓。
刘大爷告诉记者,他是一位退休人员,来三亚过冬,闲来无聊,见桥上有人钓鱼,趁着兴致模仿,每天下午2时左右垂钓到夕阳西下。他说,三亚河里的鱼类很多,一个下午能钓到8斤左右的小鱼,少的时候也有3斤。在刘大爷的身旁有一个黑色塑料袋,里面都是一些头短小而宽、背面扁平、吻端钝尖、长度约20厘米到40厘米的类似梭鱼的小鱼种。此时,刘大爷利索地拉起绳索,又钓上了一条小鱼。惊奇的是,“一条细长的尼龙绳,一块巴掌大的小木板,再往瓶子里兑点水掺点面粉”便是刘大爷所有的渔具。原来,只要在白色不封口的瓶子里装点面粉、径直扔进河里,然后手拉住绳索,只要绳子动弹,就表示鱼儿上钩了,要立即将绳子往回拉。
记者发现,人们的钓鱼方式如出一辙。但奇怪的是,大多数人都扎堆在三亚河的下游钓鱼,靠近上游一侧,钓鱼人寥寥无几。市民吴先生说,这些小鱼喜栖息于咸淡水交界处,为港养鱼类之一,喜欢逆水而游,掌握了鱼的习性,大家才扎堆于此。
“塑料瓶一个10元、面粉一包5元”一位骑着电动车、带着瓜皮帽的年迈老人正在吆喝着卖“塑料瓶”。
老人告诉记者,他一天能卖8个瓶子左右,同时还在桥上人行道上卖鱼,“这些鱼是从河里现钓,每斤5元到7元不等,市场上卖25元一斤。”记者放眼望去,桥上卖鱼的人排成一排,俨然形成一条“自产自销”的马路市场。
“桥上钓鱼,不仅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有损市容市貌、阻碍交通,还破坏了水体内循环系统,影响生态系统。”三亚市河西市容大队队长谭云权表示,桥上钓鱼的均是老人,难以监管,有时候执法人员上前执法,老人通常“倚老卖老”抗法,有些老人甚至用言语侮辱执法人员。
据了解,该队每日派巡逻中队10多执法人员以及辖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不间断在桥上巡查,并在桥上张贴禁止钓鱼公告牌。2013年全年,该支队已更换损毁的18块禁止钓鱼公告牌。双管齐下,河西区各桥上钓鱼的人慢慢得以遏制。市民在桥上钓鱼,基本上只能进行口头劝诫,相对惩罚力度小。
市水务局水政监察支队队长陈永忠则表示,整治桥上钓鱼,相关部门要普及宣传水上安全知识,在桥上张贴“禁止钓鱼”公告。相关部门要联合执法、齐心协力、上下同心,制定严密详实的规范制度,或许能够杜绝桥上钓鱼不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