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刊释疑解惑栏目,收到安庆宿松钓友刘松的来信反映。去年12月4日,他与钓友同去一处养殖鱼塘中钓鱼。同去的共有5人,其中3人使用悬坠钓法两人使用传统钓法。一天中共钓了4个小时(上午10:00~下午2:00)两个传统钓友钓得非常好,(共钓10千克)悬坠钓友钓的却很少。故此他感到十分困惑,给本栏写信,希望专家释疑:为什么传统钓拖拖就有鱼咬钩。为什么低温时悬坠钓就不灵验?
刘钓友求助的问题是一个共性的问题,过去也有很多钓友言及过此事。虽然这个问题较为复杂,但还是不外乎以下的几个问题:一是钩饵的下降速度,二是钓饵的吸引力,三是钓法钓位的限制。谈到钩饵下降的速度,我们不妨从鱼类的摄食行为看。钩饵下落的速度越慢,鱼就饵就越便利,反之钩饵下降的速度越快越不利于鱼类的摄食。钩饵自水体表面入水至钓点的水底。鱼漂的浮力与钩饵的重力之间的比例越小,钩饵下降的速度就越慢。因此鱼漂调灵时,钩饵落底过程时间就长,这样鱼咬钩的机会就越多,特别是在钓取不耐低氧的鱼类,如草鱼、鳊鱼,翘嘴鱼白,鲢鳙时适当地控制钩饵的下降速度对提高钓获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对温度、溶氧敏感的不仅仅是不耐低氧的鱼类,鱼类的趋温,趋氧习性在鲤鱼,鲫鱼身上也有体现。我们在钓鱼时,常常钩饵离底约有一二十厘米时,就遭到鱼的接口(截口)。这能说明鲤鲫等下层杂食性鱼类也有因温度、溶氧的原因,改变泳层出现底浮的行为。
鱼类因自身的原因,使它们生活在不同的泳层中,正因为有了泳层的差别,所以才衍生了长尾漂和短尾漂,在悬坠钓中,很多钓手总喜欢用长尾漂缓缓下落的过程来迟滞钩饵下降的速度,在正常的下降中,捕捉异常的动作(即鱼咬钩)俗称逮“过程”。我们知道鱼类的行为受制于温度的变化、溶氧的高低。
每一天中都存在不同的温度差异。特别是在温度较低的冬季,这些温差高低和溶氧的变化在一定的程度上会构成鱼类食欲的差异和鱼类行为改变。有些较小的差异,人类无法感知的,而对鱼而言,这种差异很可能导致鱼类的趋温、趋氧而改变泳层,一旦底层鱼上浮,那么沉入钓点的钩饵对鱼毫无作用,尤其是在温差较大的春秋两季,鱼类很容易受到温差的影响而变得不咬钩或鱼讯涩滞。特别是在钓中上层水域生活习性的鱼类,上层鱼潜底,底层鱼上浮都需要控制钩饵下降的速度才能钓获。原因是钓手提供给鱼类就饵的时间相对较长,鱼对落至嘴边的钩饵需要有一定的反应和时间(这个观点,笔者通过对老鬼生态鱼池的观察中得到证实)。如今长尾漂的鱼漂的盛行,表明有更多的钓手对钩饵下降速度的认识。
在悬坠钓中,选择使用长尾漂和风线不切水的钓法,是克服鱼泳层混乱的最有效方法。即使在传统钓中,也同样存在着上述的问题,如传统钓中的提、拉、引、逗钓术的应用,就是钓手刻意的通过由下而上提动,从左至右地牵引,原地不动地悬停引逗滞留在各个不同泳层的鱼,给鱼制造发现钩饵的机会,给鱼制造吞饵的便利,从而达到提高钓获的目的。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悬坠钓手通过使用长尾漂,用调灵钓灵的方法,或使用跑铅钓法,即可以达到控制钩饵下降速度的目的,但同时也人为地增大了鱼漂的盲区。钩饵的重力与鱼漂的浮力相差不大,下沉的重力受制上浮的浮力的牵制,钩饵下降速度过于缓慢,容易错失水体中上层鱼咬钩的信号,此外,悬坠钓还受制于钓饵的雾化局限,虽然雾化的功能在诱聚鱼的作用上略胜一筹,但在保持钓饵动态上,却使其无法象传统钓拖拉引逗诱鱼咬钩。
在温度较低的冬季,鱼儿原本就少食寡动,食欲不振的鱼儿自然对倏忽落底的钩饵不感兴趣。悬坠钓鱼获少,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当然,这还包括其它的因素。其二:钓饵上的劣势,鱼类的食性会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暂时地发生变异。传统钓中有这样的说法:“冬春宜荤,夏秋宜香”。鱼类在温度低的条件下,对荤饵有兴趣,在温度高时,对素饵感兴趣。在同等条件下,商品饵的诱惑力比蚯蚓稍逊一些。第三:是钓位的限制。传统钓最大的优势是多窝轮钓,走守结合,此窝无鱼钓彼窝,而悬坠钓一旦落座从聚鱼到开钓基本上属于守势,较为被动,一旦窝中无鱼,必然落空。而传统钓得益它以一字型的组合方式,钓线从星漂中穿过,当钓手控制钩饵下落速度时,它并不存在着盲区。即使在下落的过程中,有鱼咬钩它也能从鱼漂的加速或上抬中反应出来。在操作上,传统钓可轻易地主动地做到以饵找鱼。由此可见,在冬季温度低时悬坠钓,钓得少也属正常,你不必去怀疑你的钓法。只是在调漂的问题上多注重一些细节,熟能生巧,钓多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