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标是按在钓线上的眼睛,通过它的沉,浮,抖动,钓鱼人可以敏锐感知鱼在水底的活动。要让浮标充当好“眼睛”还须要钩的敏锐和强度,另外线的细柔,竿的轻巧犹如眼睑和睫毛也不能忽视。浮标动态是否正确,信息传递是否可靠的关键是调标。
不论是传统钓,还是悬坠底钓,在池塘中的基本要求是:钩尖朝上,钩背擦底,饵钩在水底不能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只有动感才能对鱼产生咬钩的诱惑。所谓灵敏度指的就是标坠合理配置,使钩饵与水底不接不离,以最小的阻力让鱼顺利吞入。理论界对台钓调标的总结过于繁琐,强调平衡不顾水情,鱼情,有给钓者留下迷障之嫌。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取诸家学说于传统钓,改进标的物理性能,不仅提高了灵敏度,而且放大视目消除了眼睛的疲劳。
我使用的是自制的软颈大肚子标。它制作方法是:取立标标尖,以直径1.2厘米园球状硬质泡沫塑料作标体,在标体中心位置钻一与标尖直径一致的孔,然后将标尖穿入孔内,用万能胶封没孔径.乍一看,与陀螺形状相仿.接着,在标尖的顶端再粘一个硬质的塑料小园球,同时于漂体下端套上粘有一段软绳的插尖,使之与标座连接.此标在水族箱中调试时,空钩挂一相当于饵重的橡皮,用增减铅皮的方法调至钩不触水底而标尖与水面平齐;去除橡皮(饵重)则标尖上升,高出水面1厘米.然后将漂座上移,挂饵后钩下沉至钩背触底,标尖小园球离水,标尖露出水1-2厘米,这时可以清楚地看到,钩尖朝上,钩背轻擦水底,只要水面有风浪晃动漂尖,钩就出现摆动形成了饵的动态.这是钓组的最佳状态.在这个钓组中,坠是用铅皮卷成的空心坠,其与钩之间有一粒太空豆限制下滑.实践证明,标尖露出水面1厘米最灵敏,如再把标座上移1-2厘米,则因坠的原因,钩背与水底接触面后移到钩弯与钩把的连接处,钩尖指向斜上方,就与朝天钩的形状差不多了.倘若水面风浪加大,标晃动厉害使钩不能稳定位置,则可以移动坠钩间的太空豆,使之下移到接近钩的尾饼,空心坠自动下滑的结果会使坠的重量施于钩.其时可再将标座上移,则标尖高出水平面4-5厘米,在风浪中呈45"倾斜,一般是不会被风吹离窝点的.反之,风微浪平可将太空豆上移十余厘米,坠下成了长脑线就与台钓结构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