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一种俗称为“夹层”的捕鱼场景在北仑芦江上颇为常见。夹层船为小木船,单人操作。船的前方横置着一条伸向右侧河面的两米长的竹竿,竹竿上每隔30厘米结着一条沉入河底还有余的长绳,长绳下端舳(读音“住”,有稳定之义)着数颗镴舳;夹层的鱼网也很特别:有并列着的四米多长的竹竿,竹竿下部是两片状如蚌壳、可开可合的鱼网,鱼网开口处有称为铁嘴巴的铁制件各与长竹竿相连,鱼网的上部有个圆箍,把两条长竹竿紧紧抱住。用这种鱼网捕鱼的方法,就如同用一双筷子夹菜。
渔翁手划小船到达作业区后就弃桨持竹篙,站立船尾撑船缓行,在行船的同时,船右侧长竹竿上的六条长绳也随之在河底缓缓划过。渔翁双手在撑篙,双眼却紧紧盯着长绳过处的水波,一旦发现一串串晶亮亮的水泡往上冒,就把渔船漾到水泡近处,用竹篙固定船只,并迅速持网具伸向与水泡相垂直的河底,左右手如同筷子夹肉块似的大幅度撑开竹竿,并使劲往河底插,下面蚌壳状的鱼网铁嘴足足张开30来厘米,深深插入河底后,双手就把两条竹竿并拢,则蚌壳状的鱼网铁嘴亦紧紧闭合起来,连鱼带水统统吞进“嘴”里了。把网兜提到水面上晃动几下,把泥淖淘洗干净后,网眼中就透出了银光闪闪的大鱼。
夹层捕鱼多在秋冬及早春进行。原来,鲫鱼、鲶鱼、鲤鱼等淡水鱼类中秋以后逐渐减少活动量,匍匐在河底觅食。当镴舳划过它的躯体时,一受惊,它就立马钻进河泥中躲藏起来,搅得河泥中的气泡直往水面冒。渔民就据此巧妙地设计出了这套顺藤摸瓜的网具。
考(考,击也。见《康熙字典》)响板鱼则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北仑芦江上的另一种捕鱼方法。
考响板捕鱼的船叫“脚划船”,脚划船中间大,两头小,船头向上翘,其形状像春夏季节鲜蚕豆的荚壳,所以又叫“豆荚壳船”。捕鱼时,可单船也可多船结伴作业。渔翁坐在船尾,双脚蹬木桨划水前行,右腋下掖着手桨掌舵,捕捞作业需选择在无水草的空旷水域。开始捕捞时,各人左手持一顶三角网或赶罾网将之伸入河中随船行进,右手将手桨搁置一边,握棒槌,由一人喝令:一、二、三、开始!紧接着众人同时将棒槌连连敲击铺设在船底上的木板,这来自四面八方急促的敲击声在水下扩大为巨响,震得在水中游荡觅食的鱼儿们晕头转向,不知所措,附近又无水草可以藏身,看见船旁的鱼网还有网兜,就错把鱼网当成了避难所,纷纷往网兜里钻。鲤鱼、青条、白条(青条、白条都是俗称,形状如俗称的排鱼,体形硕大,长可达三十几厘米,味鲜美)等大型野生淡水鱼撞进网兜时,持网的左手突然沉重,独手难以把持,右手立马放下棒槌,双手协力把网拗上来,把大鱼倒入蓄着河水的船舱中养起来。如果没撞上大鱼,十来秒钟后就可起网,活蹦乱跳的鲫鱼、排鱼等也很可观。一个回合结束后,换个地点,再如法炮制,两个时辰后,个个满载而归。当年芦江中野生淡水鱼资源十分丰富,鱼儿密度高,非常适宜考响板鱼作业。不过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野生鱼资源逐渐衰败,为了保护小鱼,考响板鱼也淡出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