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顺口区长春街附近有一家小饭馆,地方不大但远近闻名。慕名而来者,除了吃河豚料理的,还有不少是冲着店里的鱼标本。肚皮鼓鼓的河豚,个个栩栩如生,沿着店里的墙面一字排开,作为装饰。这是于元春的杰作,他是店老板兼厨师。在他二十多年制作鱼标本的经历中,河豚只是七十种鱼之一,店里的这6条,不过是800条中的零头。
于元春展示他制作的河豚标本。
大厨重金买鱼做标本
在于元春的小饭馆里吃饭,很难不去注意挂在店墙上的河豚标本。但更难想象这些精致的手艺活,来自一名身材壮硕、双手粗犷的东北大汉。这个白天习惯拎炒勺的厨师,下了班改拿起手术刀,开始他厨艺之外的另一番艺术创作——制作鱼标本。
一把手术刀、一把剪子、一把镊子,于元春说他做鱼标本全凭兴趣,“做着玩”,从没跟谁学过,方法都是自己一点点摸索形成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失败难免。于元春回忆起他正式制作的第一个鱼标本,在一番试验后开始的,而他所制作的,就是河豚。
于元春说那是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市场上少有河豚在卖。即使有人卖,买的人也不多,“大家那时候还不认这种鱼,有的白给都不要。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元春花六块多钱买了一条两斤多重的河豚,打算带回去做做看。
“之前试着做过好几种鱼,掌握了一点方法和技巧。 ”于元春说自己花了一整天时间,小心翼翼地剥去鱼皮,又趁着鱼皮没干的时候往鱼肚子里塞填充物和防腐药,将鱼肚撑起来,随后再将鱼皮拿去风干。“河豚可以用气球支撑,别的鱼还可以塞棉花或者锯末做假体。 ”于元春说待风干透鱼皮,整个标本就算大功告成了。
做万元标本只收200元
有了成功的经验,于元春的兴趣更加浓厚了。他开始尝试将不同品种的鱼制成标本,很快就在附近一带小有名气。陆续地开始有人找上门来,向他购买标本或者自己带鱼让他帮忙制作成标本。
几年前,旅顺土城子有户人家,家里花了近万元买了两条亚马逊龙鱼,不知何故死了一条,几天后另一条也死掉了,女主人很伤心,经人介绍知道了于元春,有人建议女主人将两条名贵的鱼送去,制成标本长久保存。女主人考虑再三觉得也没有更好地能留下两条鱼的方法,于是送了去。
“我用了一整天掏鱼肉,掏了整整一大盆。 ”于元春记得当时自己是用锯末、花椒、大料等填充防腐做的假体。做好后虽然自己很满意,但鱼主人一直没敢去拿,“还是让别人先看过后才来的”,于元春笑笑,说鱼主人看后表示要出高价答谢,但最终于元春只收了对方200元手工费。
“我没想过靠这个赚钱。 ”于元春说这些年自己做鱼标本,可以说投入不小,时间一长,附近的渔民都认识了他,有些人一有意外收获就会来找他。“有的不收钱就送我了,等我做好了来看看;有的在我店里吃顿饭就算抵了鱼钱。 ”
做鱼标本难点是剥皮
如今,于元春已经58岁。而他爱好了半辈子的鱼标本制作也已走过二十多个年头。
“旅顺没什么特产,外地人来旅游,看到大连的海,想带走和海有关的记忆,除了买海鲜,还可以带走鱼标本。 ”于元春说这是他的心愿。
而更迫切的,于元春称近年来海洋污染严重,海洋生态被破坏,“以前渤海刀是很平常的鱼,现在市面上很少见,如果未来这种鱼不幸消失,后人可以通过我的标本看到它的样子。 ”于元春称,他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制作出所有渤海、黄海里的鱼种,甚至更多。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杨雪文/图
追问
做鱼标本难点在哪?
这些年来,于元春总结做鱼标本最大的难点在于剥皮。 “一旦剥破了整个标本就毁了。 ”而相对于皮厚且有弹性的河豚,皮较薄脆的鲅鱼和带鱼等做成标本更有难度。
坚持
共制成800个标本
据于元春统计,他做过的鱼标本过千个,制作成功的有800个。这些标本中,鱼的种类约七十个,其中包含河豚、鲨鱼、鲅鱼、黄花鱼、带鱼等市场上所有能买到的鱼的品种。而他做过最大也是花钱最多的是他去年做过的一条130斤重、近两米长的鲨鱼,最小的是体长2厘米的清道夫,花时间最长同时也是最不好做的是去年秋天别人送来的两条虎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