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渔民增收有道


2013-09-03 21:30:31  中国钓鱼人网   来源:长兴新闻网

    太湖岸边新塘港口供奉“太湖船神”——王二相公的庙宇,据说从清朝道光年间便驻守于此,200年来保佑着这一带渔民在扬帆开捕的过程中能够平安顺利、满载而归。每年9月开捕季到来时,每家每户的男人们出航前,必定要到这座小小的庙宇前,烧香祈福。对于这里世世代代的村民来说,一年中最为快乐,但也充满担忧的一个月来临了。

    喜,肥美鱼虾太湖来

    每年9月间太湖鱼汛,渔船开禁,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场面蔚为壮观。

    9月1日一大早,新塘村村民卫生林按照世世代代留下的习俗,到王二相公面前上了一柱香,祈求今年天气晴好,太湖鱼虾多,自己能够丰收。上午8点,卫生林用力将一面崭新的国旗绑在船只的护栏上,然后发动了马达开始前进,经过雄伟的百叶龙大桥时,卫生林点燃了船头的礼炮。

    就在这时,周围的船只也炮声四起,新塘港口就像是过年一样热闹,四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今天是太湖开捕的第一天,一定要有个好兆头。”卫生林说,他的船是艘运输船,主要是将捕捞船上的鱼虾买回来出售。去年9月,他的船共装了10多万斤的鱼虾回港。在他的印象里,虽然每年鱼的产量有些波动,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渔业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大,太湖的鱼类渐渐多了起来,收成挺好。

    今年50岁的周江月似乎特别兴奋一些,因为他花了3万元添置了一艘30吨的新船,而那艘20吨的小船已经被他淘汰了。“今年支付给江苏渔民10万元的定金,希望能从他们手上装回更多的鱼虾,卖出更高的价钱。”而周江月的妻子江美华则忙碌着晒鱼、卖鱼、给工人们做饭,对她而言这是一年中最为辛苦忙碌的时候。

    除了这些“渔民”之外,忙并快乐着的还有收购商们。

    莫伟超是新塘码头上的一位中间收购商,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把渔民运来的湖鲜收购进来,再转手卖给外地客商,扮演“中间人”这一角色。“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每天都能收到10多万斤鱼,这几天我们主要捕梅鲚鱼,晒成干后,每斤能卖十多元。”莫伟超说。

    鱼儿跳,村民笑。这个时节的新塘村,不仅洋溢着鱼儿的鲜味,更充满着欢笑和希望。千帆竞发,长兴的52艘小型捕捞船和120多艘运输船驶向茫茫太湖之中。梅鲚鱼、鳗鱼、花白鲢、鲤鱼等各类太湖水产品从这里上岸,销往全国各地。

    忧,打渔活儿万般苦

    9月1日是个好天气,太阳晒得卫生林和船工们脸上火辣辣的,船在太湖上行驶了近一个小时,这时一艘江苏籍的捕捞船出现在了不远处的湖面上。“这就是跟我们做交易的捕捞船。”说话间,船工们已经爬上了另一艘船,将船上一箱箱的鱼虾搬至自己船中。“我们最盼的就是鱼虾多,天气好,像这些梅鲚鱼上岸后,得抓紧时间晒干,这样才能卖出好价钱。那些收购商们可挑剔了,一分钱一分货。”卫生林说,今天天气挺好的,太阳也很大,这对晒鱼很有利。

    但面对着第一天丰收的场景,年过六旬的卫生林眼底还是有一些疲惫。“世间3件事最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接下来的这一个月里,他将过着每天只睡3个小时的辛苦生活,等船只重新回到岸边可能就要晚上七八点钟,而第二天凌晨就要起床。“干这行得吃得起苦,我岁数也大了,过几年就干不动喽。”

    同是新塘村村民的卢贵良有着一张黝黑的面孔,十分的淳朴,一笑便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见到他的清晨,他正招呼着船工们清洗着捕捞船上的渔网,将地笼网换成高踏网,这种网将帮助他网回更多、更大的鱼类。“从这两天捕鱼的情况来看,收成还是比较好的,水浅、鱼多。”卢贵良乐呵呵的。

    掌握了一身捕鱼绝技的卢贵良,心中也有淡淡的隐忧。“现在村子里面35周岁以下的村民都不愿意从事捕鱼这门工作,我儿子今年22岁在部队当兵,以后当然也不愿意从我手上接下这个苦差事。虽然现在的渔船有了动力,不用撑船划去太湖,但渔民生活还是很苦的。”

    太湖边的这些村民,虽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渔民,但是每年这1个月里,他们却过着真正渔民般的生活。除了身体上的辛苦,他们忧心的事情还有很多,变幻莫测的天气会让人们担忧,天不晴,鱼儿晒不干;台风来临,太湖封航,损失更大,一天可能就是上万元的损失。

    路,渔民寻求新生活

    品尝了多年打渔艰辛的新塘村村民张景岳,似乎不愿意再从事这个辛苦的行当。但是不打渔,生计怎么办,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哪里来?他想了很多法子,最后决定在新塘村入口处开一家渔家乐。“太湖银鱼、白虾、大闸蟹、梅鲚鱼都是老百姓喜欢的太湖水产,我们就在岸边做出这些美食,肯定能吸引许多的顾客。”

    如今,在新塘村的入口处,已经聚集了五六家渔家乐餐厅,一年四季里都是美味飘香。尤其是到了9月份太湖开捕后,无数的食客都是慕名而来。一辆辆私家车款款地驶进,给村庄带来了新的收入和希望。

    在太湖沿岸,渔家乐随处可见,从单纯的卖鱼到卖美食,仅仅一小步的跨越就让沿岸的村民品尝到了莫大的成功。而在太湖边的村庄里,一顶顶蔬菜大棚,则成为一道新的风景。新塘村的村民沈伯良,除了每年9月当渔民之外,还是一名蔬菜种植户,和妻子两人种了几十亩蔬菜。“虽然9月也能挣6~7万元,但是平常日子里闲得慌,种些蔬菜多些收入。”“哪个新塘人家里没有种点菜的呀!我家里也有几亩地。”附近的村民这样说。经过几十年努力,太湖沿岸的金星、新塘、东王等村均建起了蔬菜种植基地。

    新塘村以南几公里外的小沉渎村当年也曾是个着名的渔村,为了做好“渔”文章,小沉渎村不仅开了一家家渔家乐,还规划建设一条古色古香的水产街。

    在中央大道和滨湖大道上,四处可见“鱼”元素的景观小品。现在这里正在尝试从卖美食到卖旅游、文化的转型。发展太湖旅游,把传统民俗和文化创意有机结合进来,打造更多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实现吃、住、行、游、购、娱,这是村民的共同期待。

(原标题:太湖渔民增收有道)


相关热词搜索:太湖 渔民 增收

上一篇垂钓宝典:汉寿甲鱼产业年创收近7亿元
下一篇垂钓宝典:山东莱州:休渔结束 活蹦乱跳海鲜装上船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