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奕微:“就看到水蛭在旁边在脚边游。”
脚边竟然有两条水蛭!水蛭俗称蚂蟥,就是这种生长在水里,叮在身上往肉里钻,会吸血的可怕动物。
谁会想到,就是这两条水蛭给蔡奕微带来的灵感,竟然会创造一年几百万元的销售额。
发现水蛭后,蔡奕微决定把当天钓的鱼带回家解剖。
蔡奕微:“就发现鱼肚子里面确实有水蛭这个小动物。”
鱼肚子里果然有水蛭,蔡奕微到田里抓了几条水蛭放在办公室的鱼缸里观察,他发现水蛭不动的时候就像一块泥巴,游起来有漂亮的s曲线,于是蔡奕微在草纸上反复把水蛭最漂亮的时候画下来,获得了满意的姿态后,打模做样品,然后测试它在水里的游动的姿态,他花了将近半年时间,反复修改了上百次,蔡奕微要做一款对钓鱼者极具杀伤力的鱼饵。2009年底,第一款水蛭产品终于面世了。
钓鱼爱好者蔡白阳:“你这样可以看得到,前面比较厚,后面比较薄,这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抛投的时候,这路亚不会在空中翻滚,它的重心在前面,它会一直往前面飞,这个投四五十米,五六十米都可能,如果是同一个来来抛,它超码要远三分之一。”
水蛭产品抛投距离更远,能让钓鱼者搜索面积扩大三分之一,这对客户是致命的诱惑,从2009年到2012年,水蛭系列产品,占总销量的42%。这之后,蔡奕微开始疯狂研发新产品。
员工林超凡:“我们现在一年要上市100款,一年365天,我们大概一天多一点就出来一款。”
蔡奕微:“就算我们的研发中心,停下来不动,那么我们产品的款式都够用三到五年的时间。”
2010年1月,蔡奕微带着100多款新产品去北京参加一年一度的chinafish国际钓具展,这是国际三大顶级钓具展会之一。这次展会上,蔡奕微耍了个花招儿。本来两个展位就够用,他一口气租下9个,整体上做了醒目的特装。别人都用会场提供的2米高的标准展台,但蔡奕微却自掏腰包,把展台做到4米多高。这个架势,外商误以为他是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参展三天,蔡奕微接了300多万元的定单。
几年下来,蔡奕微发现了一个窍门儿。他每开发一款新鱼饵,首先会寄给钓鱼高手们免费使用,听取他们的意见,钓手们喜欢在网上晒出钓鱼的照片,蔡奕微发现,那些被钓手们认同的鱼饵往往销量明显上涨,此时,蔡奕微想了个主意。
马晓宏,是成都路亚运动的核心人物,他经常组织钓鱼比赛和一些交流活动。很多成都和附近的路亚钓爱好者都跟他有密切联系。如果能让马晓宏成为代言钓手,无疑有利于开辟成都市场。但蔡奕微觉得此时去提这个要求,很可能被拒绝。
蔡奕微:“我们在跟钓鱼高手沟通的时候,一般来讲他们都会把我们定位成仿冒品,但实际上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是超越国外的同行很多了,这里边需要不停地沟通不停地争取,只是一个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