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城区的郊区河流也未能幸免。
中华多刺鱼俗称“刺儿鱼”,连鸭子都不爱吃它。北京地区是其在东亚大陆的最南分布,曾广泛分布于怀柔的西四渡河。河道治理后,这种栖息在沉水植物、石头间隙中,有着叼细叶水生植物茎叶筑巢护卵行为的小鱼,失去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根据张春光近年来的调查,该流域的中华多刺鱼已经只有零星分布。
因为农村生活灌溉取水及农家院生意的火爆,一些山区河段都设置了橡胶坝、翻版闸、分水闸等小型截流设施。通过村庄的河道,基本安插了网箱之类的水产区域。
养殖用水和生活废水往往直接排入河道。旅游旺季,一些郊区河段河水呈茶褐色,山区溪流的好氧性鱼类,很难生存下去。
张春光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发现诸如已被列为北京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的宽鳍鱲、马口等,被捕捞后裹上面炸了,做成农家院招牌菜,名曰“小杂鱼”。
电鱼、炸鱼和“绝户网(网眼极小,将大鱼小鱼一网打尽的渔网)”等捕捞方式普遍存在。据研究人员调查,全市每年垂钓人次达到700万以上,远郊区占60%以上。
而河道长期出于静水或缓流状态,阻碍重重,同样导致一部分野生鱼类的减少。
多鳞白甲鱼分布在房山十渡的拒马河水域。每年冬天,这种暖水性鱼类要钻到当地通河的鱼古洞越冬。第二年谷雨前后的雷雨天气中,集体出洞游入河流繁殖。
“本来洞和拒马河是连通的,鱼可以自由进出,现在因为人工养殖,洞口建了很多鱼池网箱,相当于在多鳞白甲鱼前立起了一道墙。这条道堵死了,它还能存活么?”
就连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因为野生环境下,它们产漂流性卵,鱼卵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有流速和水温变化的河道,才能孵化出鱼苗。而目前北京的河道已经不具备供它们自然繁殖的条件。
“北京的野生种已经消失了。咱们吃的,都是引入种。”他说道。
尴尬的抢救
近年来,因为一些野生鱼类出众的外形体色,国内兴起了原生鱼类野外采集、家庭饲养繁殖和观赏的潮流。
赵振刚现在是原生鱼类论坛“两江中国原生(以下简称两江)”北京地区的联络员。这个已经有十年之久的公益性网站,曾发布一个几百字的“野外采集自律公约”,在全国各大鱼类论坛引发热议。
公约倡议鱼友们在野采过程中,“不以赢利为目的”、“不采捕受保护濒危鱼类、幼鱼和繁殖期成鱼”、“拒绝具有危害性的采捕形式”、“不公开野外采集地信息”、“原产地采集,原产地放生”。
“理性的野采,繁育出一定规模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