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污染石斑鱼成活率低 野生石斑一鱼难求


2013-06-20 20:47:16  中国钓鱼人网   来源:南方都市报

有一条自以为是的小石斑鱼,以为自己总能吃掉渔夫的诱饵后逃之夭夭,但最后还是成为人们的盘中餐这则《伊索寓言》里的小故事告诉我们,石斑鱼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美食。古今所不同之处,是人类的胃口越来越大,加上海水污染严重,石斑鱼正日益面临灭绝的危机。在深圳南澳的海上养殖场,海水污染导致石斑鱼成活率下降;而在香港,有专家学者告诫十年后多达20种石斑鱼或将灭亡。这是危言耸听吗?曾出现在《伊索寓言》里的主角,最终会否将变成一个传说?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饕餮者只知鱼的鲜美,何曾想鱼本身面临的困境和渔猎者的辛劳?

5月21日,香港大学太古研究所海洋和淡水生物研究学者薛绮雯公布了一项让人惊讶的研究成果:全球现存约163种石斑鱼中,有12%即高达20种石斑鱼正因人类的过度捕捞而面临灭绝,其中8种在香港销售的石斑鱼,包括西星斑及老鼠斑、龙趸都面临绝种,而香港红斑鱼更属极危一类。

石斑鱼肉质鲜美似鸡肉,被誉为“海鸡肉”。然而,大量的捕捞,加上海水污染日渐严重,给这一鱼中贵族带来致命伤害。如红斑,该品种只出现在南海、韩国及日本沿海区域,过去20年里数量下滑超过6成。

石斑鱼喜欢温暖的水域,广泛分布在全球各个地区。以我国常见的青石斑鱼为例,它分布于北太平洋、日本、越南、韩国、中国的南海及东海南部区域,常年可捕获,其中以春、夏季为渔获的旺季。在石斑鱼收获的季节,我们伴着烈日骄阳乘船出海,探访石斑鱼的家。

海上寻鱼:海水污染石斑成活率低

从深圳南澳双拥港口坐上快艇,朝海中央开去,不到两分钟,就可见大大小小的渔排漂浮在海面上,它们都是私人建立的养殖基地。来自贵州的小伙阿杜守着其中一家,整天和鱼打交道,吃睡都在船上。

早上6点,阿杜拿出从同行那里买来的小鱼仔,洒进网箱,一条条石斑鱼迅速云集,抢食“早餐”,溅起的海水弄得阿杜衣衫湿透。无妨,一早起来忙活,阿杜早已是一身汗水。喂到9点,他才休息片刻。

“石斑鱼很不好养,品种还是那么多,成活率很低。”阿杜的姐夫张先生有20多年的养殖经历,最近才将渔排搬迁到了南澳双拥港口,“这里的海水相比要好一些,石斑鱼更容易成活”。目前,阿杜养了近三千斤石斑鱼,有芝麻斑、青斑、珍珠斑和金钱斑,加上其他的鱼,他一共养殖了三万多斤鱼,而每天光购买用来喂食的小鱼就要花上两千多元。“我们不喂饲料,饲料喂出来的鱼不好吃,而且有激素。”

石斑鱼不是阿杜的主要养殖对象,因为“石斑鱼如今太难养了”。阿杜说,每条鱼苗的要价在10到20元,都是人工孵化,不过成功率大不如从前,“10年前,成活率在7成左右,如今最多只有4成”。加上石斑鱼成长周期长,从鱼苗到长大至两三斤可以出售,至少需要两年。张先生吐苦水说,如今普及品种明显降低。10年前,一个9平方米的网箱可养上千斤石斑鱼,而今最多只养300来斤。

“海水污染严重。”说起石斑鱼面临的危机,阿杜脱口而出。去年8月一场台风来袭,水质变得浑浊,他养殖的50多万元石斑鱼因为缺氧窒息而死。“石斑鱼对海水质量要求颇高”,张先生道出让养殖人员颇为头疼的现实问题,“以前只要放在海里圈养、定时喂食就好”,如今,每隔半个月到一个月,必须用淡水给石斑鱼“洗澡”。由于海水污染,石斑鱼表面经常会长出白色斑点,被渔民们称为“疮”,如不及时清洗,石斑鱼很快就会腐烂而死。阿杜还常从出海打渔的渔农手上买一些野生鱼,但要买野生石斑就没那么容易。早晨5点多,打渔归来的船还没靠岸,就在半路被人拦截,将野生石斑鱼一抢而空,还不是每天都有,要看运气。渔民捕到野生石斑大多被酒家买走,养殖的大多进入了水产品批发市场。

市场探访:野生石斑一鱼难求

石斑鱼易得,而野生石斑难求。深圳罗芳水产批发市场办公室袁主任告诉我们,这里销售的石斑鱼,90%以上并非野生,而是人工养殖,“少量来自深圳南澳,大多数来自海南”。每日凌晨3点至7点,是该市场最忙碌的时候,有一些酒店老板,他们来得早,很可能是为了一种水产品而来,那就是“野生石斑鱼”,因为野生石斑鱼数量有限,稍微来晚点就很难再买到。

石斑鱼每斤价格都在百元以上,个别品种甚至高达四五百元。“你还嫌贵,现在想买都买不到啦,”商家对前来的散客吆喝。深圳一海产公司总经理杨泽群走在市场中,指着一家水产批发店告诉我们,“这里一天销售的石斑鱼,就在两三千斤。”

而在香港,场景相似。“海鸡肉”被港澳同胞誉为“四大名鱼”之一,在香港,常见的石斑鱼品种包括海星斑、老鼠斑以及龙趸等。当我们徜徉于香港一个菜市场,只听得鱼贩的吆喝此起彼伏,一条条鲜活的石斑鱼被挑选、宰杀,随后被带回家中成为盘中珍馐。今年63岁的老何是香港某住宅区的保安,每天上午收工后他都会顺路去街市买些菜回家。采访当天,他买了一条价值75港元的龙趸,从鱼贩手中接过宰杀好的鲜鱼时,老何笑着说,吃上一条龙趸在他小时候是梦中才可能发生的事,几十年前像这样的“贵嘢”有钱人家才能享用的,而如今对于大多数港人而言,石斑鱼已成为一道常见的菜肴。

一面是欲壑难填的巨大需求,一面是日渐枯竭的资源供应。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仅2009年全年,全球食用石斑鱼已超过30万吨,大约有9000万条石斑鱼在餐桌上被吃掉,这个数据较10年前增加了25%。而这9000万条石斑中的两成是销往香港的游水石斑,在这些供港的鲜活石斑中,更有高达八成是转销到内地市场的。就是说,内地每年要在餐桌上吃掉1440万条的石斑鱼!

在深圳海产商杨泽群看来,石斑鱼数量和品种的急剧下降,2005年似乎是一条很明显的分界线,“那时候光野生石斑鱼就有七八种,现在野生石斑鱼只有两三种,卖得最多的就是金钱斑。”如今,商家每月能拿到的野生石斑鱼只有二三十斤“还要看当月的天气,有时候一条都拿不到”。

香港海鲜业联合总会主席李彩华则相对乐观。他说豹星斑等一些石斑鱼品种的供应确实在下降,但石斑鱼物种面临灭绝风险的说法恐有夸大之嫌。在他看来,香港本地石斑鱼供应一直很少,主要是因为价格高昂而导致需求量偏低“批发价每公斤最高可达1500港元。”

深圳一些水产商家的介绍则让人触目惊心。石斑鱼长大成年往往需要10年左右,然而许多幼鱼被捕捞,令数量大幅下降。受商业利益驱动,一些渔民用电捕捞,甚至用稀释的山埃捕鱼,这种药物对鱼苗有着毒杀的伤害,几乎到了赶尽杀绝的地步。“如果人类不对濒危的石斑鱼进行妥善保育,红斑等品种将有可能在10年后消失,届时人们不但无鱼可食,石斑鱼的灭绝对珊瑚丛的食物链造成的威胁也无法预计。”薛绮雯教授痛心疾首地呼吁。

记者观察

石斑存亡 依靠人心or仰赖科技?

世上本无自以为是的石斑鱼,只有欲壑难填的人类。

正如专家所言,要人类停止食用石斑鱼,无异于与虎谋皮,但呼吁人们口下留情,放过野生石斑,转食人工养殖的鱼种却是当下必须。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野生石斑鱼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于人工养殖的鱼种,大多数人也品尝不出二者有何区别。不少人都是由于心理原因作祟,要么认为野生石斑鱼营养价值高,要么认为物以稀为贵,食用珍品方可体现食家的地位非凡。

但人工养殖也并非康庄大道。石斑鱼是典型的雌雄同体雌性先熟鱼类,一般的石斑鱼在首次性成熟后都为雌性,在高龄的时候才会发生天然的性别转变。长期以来,石斑鱼人工繁育受到雄鱼缺乏等问题的影响,人工孵化的鱼苗价格不菲,于是更多的人转而捕捞野生石斑鱼苗,再由人工喂养而成,这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养殖。

另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是人类科学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2011年3月18日,中山大学和华大基因联合宣布“石斑鱼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据说这将极大推动基因组学研究在水产养殖的应用发展。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华大基因拟在坝光筹建的五大基地集聚区,就包括一个海洋生物研发中心,拟以石斑鱼和三斑海马的分子育种与产业化养殖示范为重点,建设高端水产研究与产业孵化示范基地。

(原标题:海水污染石斑鱼成活率低 野生石斑一鱼难求)


相关热词搜索:海水 污染 石斑鱼

上一篇垂钓宝典:偷鱼不成改抢劫 5人驾车抢走30斤鱼
下一篇垂钓宝典:象山一渔民捕获长30余只腿螃蟹 专家:或为基因突变 图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