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的湖泊多得出奇。渔民们就是依靠这些湖泊、荡漾,以水为家,捕鱼养家;同里的“鱼行街”,让游人们联想起这里的繁华鱼市。
丝网是远古渔民从蜘蛛织网捕虫中得到感悟后编成的。一串丝网,50来米长。每隔18厘米安一个浮子,浮子是用高粱秆做成的;老旧的丝网为单层,新式的为三层;所谓三层,即一串丝网有三层。里层是小网眼,外层是大网眼。
网眼不同,捕获到的鱼就会有大小。鲹鲦鱼、小白丝等用二指宽的小鱼网就能捕到;三指至四指的浮网,能捕获鲫鱼、鸡骨浪等;而五指以上的三层网,可捕获鲢鱼、草鲲、乌青等。
丝网船要求轻捷灵便,通常采用九至十三路板的脚船。在同里的大河、小港,乃至湖泊,经常有丝网船出没,一人摇橹,一人放网。
渔民把网放完了,先用竹竿做一个浮标;接下来就是赶鱼。渔民先用一块小木板踏出声音来,再拿篙子往水里抽,鱼儿受惊后四处乱窜;水面上水花涌动,鱼儿在逃亡中被网缠住,脱身不了。
收网了。摇橹人根据收网人的速度,时快时慢;船头始终尾随着游动的鱼儿,作柔性追赶;鱼缠在网上了,收网人一手拉住微微颤抖的丝网,另一只手迅速抄出一个网兜,把鱼兜住,倒进活水舱里养着;又一条鱼儿撞进网眼儿里了。鱼儿缠在网上,无法挣脱,他就干脆把鱼和网一通拎上船,把鱼取下;船在水里来回打转,他重复着前一个动作,直到把网收完;船舱里水花四溅,打湿了收网人的衣衫和脸面,他全然不顾,一脸的高兴。
清明后,先是鲫鱼、鲤鱼咬籽,接下来鸡格浪、鲹鲦鱼咬籽,再后来就轮到鳊鱼、白鱼咬籽了;到了端五,咬籽结束。
捉咬籽鱼的那阵子,渔民们起早摸黑、风雨无阻。他们天不亮,把船放到滩子,把网放下;鱼儿开始咬籽了,它们成群结队,四处追逐,水面上翻起了一朵朵水花;激情中,鱼儿毫无防备地撞在了网上;鱼儿在网上翻滚、挣扎;可是越挣扎,缠得越牢;鱼太多,收网的人像摘果子似的。
冬季清荡是更加快乐的“肥差”。在清荡的那阵子,渔民们成群结队地放船过去。到了同里湖、南星湖等养鱼场,他们各施本领,捕到的鱼少到几十尾,多到成百条。
如今,到同里的游客们,常常在湖边出神地看渔民张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