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吐,是鱼嗑碎食物后将食物与非食物的东西吐出,漂尖缓缓上升,而不会像鲫鱼那样窜得很高,抬漂一般不会少于3目;
四吞,是用嘴接着吐出后的食物,漂尖会出现明显的下动作,而且不是一个下就完成的,所以会有下2目,接着又一个下。一般认为,下动作的出现是与上饵晃动密不可分的。钓鲫时压一下水,提一下竿,钓饵晃动了,离底了,鱼就抢钩,钓组突然受力就有了下,所以子线一长一短,下都是上钩中鱼。然而,青鱼的下不是一次,而是中间有间隔的两个连续动作,鲫鱼一个下,鱼漂就升了起来,青鱼的第一个下是抬身吞进上饵,第二个下既有更深吞进,也有俯身再吸下饵的原因在内。
如果比较一下空心和实心漂尖,同是钓不灵不钝,漂尖起伏后出现的感是有区别的,空心漂尖幅度小而下短促,实心漂尖降幅大而力度小。然而,用钓鲫鱼的感受指导钓青鱼疑惑就多了。首先,漂尖起伏1目的频率比鲫鱼低,慢慢浮起1目或1目半,停滞2~3秒后恢复原状:之后下沉1目又停住了,过了几秒钟再慢慢上浮,诱饵下得越多,起伏反复的时间越长。如果事先没有小杂鱼,这个动作的出现可以认定为青鱼进窝,漂尖起伏是鱼接近钓饵,安静摄食诱饵时原位划拨胸鳍和腹鳍造成的。接着漂尖徐徐上升,假使水底平整,水深2米左右,漂尖上升到接近调目是不能认定为钓饵入口的;若水底倾斜、水深4米,漂尖会上升得更高并停留不动,也不说明鱼已将饵吸入嘴里,提竿都是空的。有人解释这一现象是青鱼转身搅出的旋涡把钓饵托了起来,也有人认为:钓饵落在坡面水底,在鱼鳍煽起钓饵或推着子线移位到了较高水底,鱼漂就落不下去了。笔者以为,青鱼进窝产生的水压变化是明显的,用漂尖长时间1目起伏已经解释清楚了,漂尖抬得很高,不能下落的原因还可以从<BR>钓组结构中去寻找答案。
1.在传统的坠钩平底钓组中,星漂浮力小于坠重和饵重,青鱼咬钩会出现一粒浮子长时间下沉,提竿中鱼;有时一粒浮子抬起,提竿也中鱼,但即使是轻坠也很少有3粒浮子抬起后停滞不动的情况。悬坠钓组调标志杆出水,靠饵重定位钓3目,在两饵重量相同,单饵就能把漂尖压至3目的情况下,鱼煽起的旋涡能使上饵离底,是水压变化产生的上托作用和鱼漂牵引的共同结果,如果没有鱼漂的牵引,漂尖是不会升起后停滞不动的。
2.鱼进窝和摄食诱饵时的拾漂幅度很小,而且有起伏,说明水压对钓饵的作用是有限的,充其量就是钓饵托离水底1~1.5厘米,反映在漂尖上就是抬漂1目。由于鱼漂的牵引力小于饵重,所以只要水压产生的上托作用稍失,漂尖就回落原来状态。在坠钩平底钓组中,星漂的牵引力仅能维持钓线垂直,除鱼煽起钓饵上送一粒浮子外,星漂本身不具备将坠钩提起的能力。它之出现一粒浮子下沉或上浮不动,除了鱼衔饵是不会有其它解释的。
3.下是悬坠钓组的特有语言,它出现在久久不落的高抬漂之后并不是因为旋涡把钓。饵托了起来,虽然有这种可能,但在水底平整的水域这种现象很少。所以更接近事实的可能是:饵重减少,上饵被鱼漂提起和钓饵移位。然而,用自然饵的钓友会提出疑问:面团、河虾、螺蛳、熟薯块不会溶化,饵重怎么会减少?如果从两钩高低距离和抬漂高度,以及连续两次下,提竿中鱼的不是上钩而是下钩去认识,上钩无饵就是青鱼抬漂的注脚。
钓青鱼因钓组不同而有咬钩差异是正常的,认识鱼讯要结合线组、环境,笔者试解青鱼咬钩之谜,诚请专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