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鳟,俗称红眼鳟、赤眼鲮、红眼鱼、红眼睁子、野草鱼、红眼草鱼、红眼马郎、马浪等。它体长腹圆,呈长筒形,一般体长相当于体高的五倍左右。身体的色彩、背部和两侧呈深灰色,腹部为银白色,背鳍和尾鳍为深灰色,腹鳍和臀鳍为灰白色。眼睛的大小属中等,近吻端的上方有一显着的红斑,因而俗名称红眼鳟。又由于形态似草鱼状,故俗名亦称野草鱼,最大个体3公斤。
赤眼鳟的资源分部面甚广,在我国珠江、长江、黄河、黑龙江的四大水系均有分布。珠江水系的广东、广西及境内的干支流分布较多;云南、贵州境内江段则为罕见。长江水系的中下游的干支流和与江相通的湖泊都有分布,是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黄河水系虽有分布,但资源较少;黑龙江水系的干支流均有分布,以松花江和嫩江两支流分布较多,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之一。
二、习性
赤眼鳟属中下层鱼类,喜栖江河、湖泊水流缓慢的水体环境中,湖泊往往是它索饵育肥的场所,大江的深水区则是越冬之地。
赤眼鳟是以水生植物为主的一种杂食鱼类,不同体长的个体,在不同环境的水域和季节,自然属性的食性有明显的差异。
三、钓具
赤眼鳟虽是中小型鱼类,但它游动迅速,逃窜力较大,因此垂钓它用轻便抛竿比较适宜。用轻便抛竿垂钓时,配小型绕线轮,钓线直径与手竿用的相同。线长80~100米,钩、坠的组合可采用坠上钩或坠下钩的方法。用坠上钩的方法可将3~5个单钩组成串钩,用坠下钩的方法可通过从天平连接两个单钩或用连接具连接6~8个钩的组钩。
四、钓饵
钓饵应以荤饵为主,但在动物性饵食不中的水域中,用素饵垂钓也颇见效。荤饵可用小虾、青虾肉、河蚬肉、蜻蜓幼虫等。素饵可用蒸熟或煮熟的玉米面,也可用白面或米粉掺少量白糖的面饵。在岸边有桑树的地方,用成熟的桑葚为饵效果显着。此外赤眼鳟有善于“偷吃”的本领,所以钩尖一定要锐利。
五、钓点
在江河中垂钓,最好在湾汊水流缓慢的水域,选择水底有塄坎或靠近岸边的挺水植物的边缘为钓点。在湖泊、水库中,要在避风的小湾子选择靠近水草的地方为钓点。若岸边有桑 树,在桑葚成熟季节,树的前方或两侧近岸处水域是垂钓最理想的钓点。
六、钓法
底钓赤眼鳟与垂钓其它杂食性底层鱼类的方法相同,可先在钓点投撒诱饵。钓赤眼鳟的诱饵与鲫鱼相同。钓饵根据其食性可用虾肉、河蚬肉,水生昆虫,也可以用面饵。在流动水域,用抛竿垂钓。坠子要略重一些,钩、坠的组合可用坠上钩或坠下钩的方法。用坠上钩,可连接2~3把钩;用坠下钩,也用通心坠接双钩。用抛竿宜用3~5只钩组成的串钩。钓饵可荤素兼用。垂钓时,将饵钩投出,待其落底后绷紧钓线,看竿尖颤动即可得知鱼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