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全价配合饲料的使用日渐普及,选择质优价廉的全价配合饲料成为农民获取更高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由于利益驱使,部分非专业性厂家和小作坊纷纷从事鱼饲料生产与加工,鱼饲料市场出现了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现象。笔者作为一名养殖合作社的技术员,在多年养殖实践中,总结出“看、闻、泡、嚼”四招巧辨鱼饲料质量的方法。现介绍如下,供农民兄弟参考。
“看”(看饲料的颜色、颗粒的均匀状况):全价鱼用配合饲料是将主要原料鱼粉、(3160,47.00,1.51%)、菜子粕、棉粕、预混料(含微量元素)等,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制粒而成。饲料外观颜色具有原料的自然颜色,一般呈深黄褐色或褐色。若鱼粉、豆粕较多,料色就稍黄,杂粕较多时料色暗红。不同生长期的鱼类要用不同规格的颗粒饲料,作为同一规格的鱼料产品其颗粒大小要均匀一致,表面光泽鲜亮,断面切口平整,颗粒长度一般为粒径的1.5~2.5倍。若鱼饲料长度与粒径的比例失调,会严重影响鱼对食物的适口性,造成饲料大量损耗。
“闻”(闻饲料所散发的气味):全价鱼用配合饲料是将各种原料混合后,经蒸气熟化制成的,一般具有淡淡的粕料香味和鱼腥味。添加了抗菌类药物——大蒜素的饲料具有大蒜味;而添加了鱼腥宝、鱼香精(以假乱真,替代鱼粉)的饲料有一种呛鼻子的鱼腥味,将其用水浸泡湿润一段时间后,鱼腥味马上减淡或消失。
“泡”(查看饲料的细度和耐水性):方法是抓一把饲料放入水中,观察饲料散开的时间,并检查饲料的粗细程度、均匀度。我们一般所养殖的鱼类(青、草、鳙、鲫、鲤鱼等),都属鲤料鱼,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肠道中,靠肠道的蠕动,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消化吸收的,这就要求饲料粒度越细越好,越细利用率就越高。鱼类肠道的排空时间一般为1.5~2小时,饲料遇水散开的时间在3~5分钟为宜,2~3小时投喂1次即可达到不浪费饲料的目的。
“嚼”(感觉饲料的口感、杂质的含量):鱼类摄食饲料虽然是吞食,但口感的好坏则是影响其摄食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我们用口腔的触觉、味觉感受一下颗粒的硬度、杂质(如有砂粒、泥土)程度及有无异味。若有碜牙的感觉或有泥土味,则证明饲料中含有砂粒、泥土等杂质;若有苦、酸、涩等异味,说明饲料原料或成品料有霉变现象。
总的来说,判断一种饲料品质的好坏,应从外观质量和内在营养两方面去考虑,从企业规模、设备、技术、人力等条件去评估。只有选择优质高效的饲料,才能获得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