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觅食
在适温和富氧的前提下,鱼儿生理机能正常,新陈代谢加快,主要动向就是到处找食吃,满足生长和繁殖的需要。其特点和方式是:1.不同鱼种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性居游在不同的水层觅食,如鲫、鲤常居下层,草、鲂常居中层,鲢、鳙常居上层等。但条件变化时也有例外情况,鲫鱼可能到上层觅食,鲢鱼可能在下层吞钩。2.鱼儿觅食的类型有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食性多种,它们摄食既受其祖先留下的遗传性的影响,也受长期偏食某种食物的习惯性和地域性的影响,还受环境和季节的制约,在饵钩面前常常表现食不对口不吞咽。3.鱼儿除了在栖息场所和回游途中摄食外,“一日三迁,早晚溜边”的倾向特别明显,即在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由暗变明或由明变暗的光照转化期间,多数淡水鱼会游到岸边“进早餐”和“进晚餐”,此时正是垂钓的有利时段。4.鱼儿游动与觅食,有“生命在于运动”的含义,也有珍惜自己体能的反应。饥不择食时,可能拼命追逐、获取食物,反之,可能对食物漫不经心、视而不见。它不会为了一点营养价值不高的食物而作活动量过大的游动,否则,所消耗的能量不能从获取的食物中得到补偿,收支不平衡,就难以维持自己的生存与成长。5.多数鱼类的嗅觉灵敏,味觉分辨力强,视觉较差,对香、甜、酸、臭、腥味反应敏感。白、黄、黑、粉红等颜色在水中显而易见。它们通常用嗅觉探测食物源,用视觉确定具体目标,用触须和味觉器官品尝食物滋味,然后才决定取舍。
根据上述情况和特点,我们施钓时,应把饵钩投向鱼儿适温、趋氧、觅食的游动路线和栖息场所,要在选位、用饵上多下功夫,选择有利窝点,投入色味俱佳的饵食,准确地掌握提竿时机,才能钓有所获。
四、繁殖
延续后代,保持自己的物种是一切动物的本能,鱼儿也不例外。多数淡水鱼中的温水性鱼类是冬天孕育,春天产卵。如鲫鱼、鲤鱼在4~5月份的18~25℃产卵,鳊鱼在5~6月产卵,鲶鱼、黑鱼在5~7月产卵。产卵中鱼儿无心摄食,产卵后腹空,需补充养分,食欲很旺盛。有的鱼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常在卵和小鱼旁边活动,捕食小动物与别的鱼类,很容易钓获。只要我们抓住时机,看准目标,针对不同鱼种用饵,在产窝或附近水域下钩,一定能得到较好的收获。
五、避敌
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鱼类属于弱者,经常被人类和其他凶猛动物所猎取或捕食。面对着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严酷现实,鱼类养成了喜静怕扰、愿隐不露、求安避敌的本能和习性。在遇到药炸、电打、网捕和大的声响、震动以及暴风骤雨、冰雹袭击时,为逃避敌害,其动向往往是游到自以为安全的深潭、沟底、洞穴、石崖、水草、木桩、树丛中躲藏。因此,在原来的钓位被破坏,无鱼问津时,把钓点转移到上述部位,很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