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钓鲢鳙应该打重窝。以粉质不粘连、漂浮性大的、味道浓的物质。例:用家中过期变质霉变的米面,用水调和后加广谱饵,把广谱饵包内的小包诱鱼剂也加进,再加些白粉,根据水的深度一次打成,或断续打窝。水深4米以内,一次成窝,水深5米以上,钓钓打打,打打钓钓。使水的上下层始终保持着诱鱼的漂浮粉末物质。
2、在经常有人钓的水域,在调饵时先分出一部分未搓揉的饵,加点麝香米,感觉散散的,在钩上包几个略大的团既是找底又是打窝。开始提竿频率间隔短些,后期就要时间长些,钓鲫鱼提竿节奏多些,钓大鱼就要守,不可频繁提竿。
3、准备在某大面积水域连续几天垂钓大鱼,就要打大窝,用窝子饼或大粒状的粮食作物,打好窝再做其他准备,或第二天再钓,形成窝点就不要再打窝了。如鱼多,可选适当时机补一下,如鱼少,甚至小鱼也不多,就不能再打,打了也白搭,证明此点形不成鱼路。 在这里,我们举一个野钓打窝的实战例子:甲、乙、丙三人在同一水库,同一水边垂钓。甲先到钓点,乙和丙随后也到,乙左丙右,甲在中间,相隔距离约5米左右。此钓点经常有人钓,水深约3.5米,3人皆用4.5米竿垂钓,都奔着钓鲤而来。甲和乙调好漂试好水深以后,各往钓点打了两块窝子饼。不同的,是甲把两块窝子饼用细绳拴着扔进去,乙是直接扔到窝点,而丙把一些窝子料和一些粉质饵混到一起用水简单一调,打了十几个拳头大的团子,扔到窝点。此水库有几十个网箱喂养鲤鱼和鲫鱼。甲用的是全能通用料1份、头一天用啤酒发酵过的醉仙鲤1份、化氏无双1份、藻元素1份,合成后撒了一点4#鲫;乙用的是龙鲤1份、超诱1份、化氏无双1份、6#鲫半份;丙用的是化氏无双1份、365 1 份、超诱1份、全能4#1份、半份荒食。20分钟后,乙先中一条约一斤的鲤鱼,丙钓了一条半斤多的养殖鲤鱼,紧接着又上了一条大鲫鱼,半小时后甲上一条约3斤的野生健鲤。此后,丙提竿频繁,但空枪也多,钓的鱼大部分是小鲤鱼和鲫鱼;乙钓2条约2斤多的鲤鱼。三小时笔者到了钓场,逐个了解了情况,甲开始钓了一条后,一直没上鱼,我告诉甲是两边把鱼给拦住了,你的钓位在中间,应该换竿,甲换了一支6.3米的长竿,换上了4号讯狐,调10目钓3-4目。甲又把窝子饼拉上来,窝子饼溶化快一半了,又加上一块,扔到了6.3米竿的钓点。吃过中午饭以后,到下午5点,乙共钓7条约2-3斤的鲤鱼,有野生的、也有从网箱里跑出来的;甲钓了4条鲤鱼,其中一条约6斤重;丙钓了十多条鲤鱼和鲫鱼,下午后就不上鱼了,见甲和乙钓的多丙就不断打窝,一下午就钓了一条一斤左右的鲤鱼,而窝内也能看到鱼星。根据甲乙丙三人的钓获量。乙钓最重,丙钓的尾数多而小,后半段不上鱼,则重量小,甲的钓获量据第二。三人搭配的鱼饵在此水库都比较好用。按道理应该是乙丙钓的最多,甲的少,为什么丙却钓的少? 其原因:
①、甲的钓位不如乙和丙,甲换长竿是对的。
②、乙用的就是两块窝子饼,而窝子饼的作用是溶化缓慢,鱼游过来后窝子饼啃不动,只好在饼周围转,碰到鱼饵就吃。
③、而丙打的是散窝,面积大,溶散快,当然聚鱼也快,其中有些粉质料,味道杂,溶散快,所以小鱼就相对多些。钩大鱼线粗,钩大鱼挂饵就大,小鱼吃不进嘴,空枪就多,后期丙再连续投窝子料,鱼吃窝子料非常容易,不可能去找钩上的饵吃。我们在日常的垂钓可以借鉴这个经验。灵活的打窝,不能越不上鱼就用力打窝,而越打多了钓鱼越少是肯定的。所谓灵活,如果丙把窝子料拌到泥巴里握成饼或团。那么他的诱鱼过程就会延长,鱼闻得到而吃起来困难,问题就解决了。
4、垂钓时不论是搓饵,或是拉饵,都要使饵料保持雾化或散落的状态。这就需要钓者熟悉饵品的性能,适当调节。散和雾化的作用是诱钓结合。水下有诱鱼的饵料,但进窝的鱼一时难以吃饱,鱼就会拣些大一点的饵料吃,钩上的饵团大一点,钓鱼、诱鱼就成功了。当然碰到有小杂鱼多的地方就要把饵开硬开粘一些。饵料硬、粘、散落和雾化的关健又是钓者对时间的把握,让饵在水下多长时间能散落雾化完的具体操作,这是钓友调饵的重中之重,必须对饵料的特性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