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1 19:09:10 中国钓鱼人网
1.窝中的小鱼并非是因为看到同类的惨死被吓跑,而是因为扔回窝子周围的死小鱼引来的黑鱼赶跑的。
2.本人所说的黑鱼不够确切,因为我国黑龙江水系的狗鱼,东部平原的季花鱼,还有从华北到华南贯穿大半个中国都有的乌鳢,这三种鱼体表花纹相似,又都是以小鱼为主食的凶猛性鱼类,所以本人简单的说成了“黑鱼”。若确切的说,黑龙江的狗鱼有黑斑狗鱼和白斑狗鱼;我国东部平原的季花鱼又叫鱖花鱼、桂花鱼、鯚鱼。乌鳢俗称:黑鱼、才鱼、乌鱼、乌棒、蛇头鱼。这三种同样都是吃小鱼的肉食性鱼类,几乎遍布我国淡水自然水域。所以钓友们不必担心当地没有“黑鱼”。除了人工池塘,大部分自然水域都有它门的踪影。
当然,我说的绝招,只是相对而言,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事情。比如,如果你在小鱼很多的水域仍然要坚持使用台钓搓拉饵钓法,恐怕效果是不会好的。所以我建议你在小鱼多的地方,采用包钩沉底坠钓法。
说出来大家不要见笑,我在内蒙古的兴安盟扎来特旗上中学时,曾因为钓鱼,被老师罚站两节课;在沈阳部队时,曾因为钓鱼差点挨了警告处分;在大连上军校时,曾因为钓鱼被关2小时禁闭;在北京颐和园的昆明糊曾被罚款30元(87年);在杭州西湖,用个大头针钓了一条半斤左右的白鲢,被罚款60元;在苏州,在上海……哎——没办法,好钓鱼嘛,见了水就走不动,有瘾——真是屡教不改呀。不然怎么会写出“钓瘾”这篇文章(发表在同一网站,钓友文苑栏目)?
不说这些闲话了,让钓友们见笑了。
下面我把以上三种鱼的详细资料介绍给大家,有误之处,还望各位行家指点。
1.狗鱼属鲑形目狗鱼亚目狗鱼科的唯一属。共5种,2亚种。中国有2种,即黑斑狗鱼。产于嫩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达赉湖、镜泊湖、五大连池、绥芬河。白斑狗鱼产于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哈巴河、布尔津河及阿勒大河。
体细长、稍侧扁,口裂极宽大,约为头长的一半,齿发达,背鳍及臀鳍位很后并相对,体侧有斑。分布于北半球。
一般生活于北半球较寒冷地带的河川、湖泊和水库中。成鱼行动非常迅速,每小时能游8000米以上。喜游弋于宽阔的水面,也经常出没在水草丛生的沿岸地带,以其矫健敏捷的行动袭击其他鱼类。幼鱼常成群,成鱼则单独栖息,到生殖季节游至沿岸区域产卵。冬季才至大河深处越冬,并继续强烈摄食。主食鱼类,繁殖季节停止摄食。
3~4冬龄鱼性成熟。江河解冻后开始产卵。在中国东北地区4~6月初生殖,产卵高峰期约1周,要求水温为3~6℃,水深0.5~1.0米处。卵粘性,产出后常固着在水草上,以后成为胶球状,能在河底滚动。怀卵量3万粒以上,卵径2.3~3.0毫米。初孵化的仔鱼体长为6.7~8.0毫米,10天后可达10毫米。1冬龄鱼体长为158~178毫米,体重10~100克;2冬龄鱼100~600克;3冬龄即可达 500~1000克。曾发现有重达 30~50千克,年龄为70岁的。狗鱼生长快,肉质细嫩洁白,是很好的食用经济鱼类,但因狗鱼为肉食性,贪食而食量大,对其他经济鱼类有很大的危害性。
2. 季花鱼:属鲈形目,鮨科,鱖亚科,鱖属。俗称:鱖花鱼、桂花鱼、桂鱼、鯚鱼。
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明显长于上颌。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部具鳞,鳞细小;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分二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体黄绿色,腹部灰白色,体侧具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及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黑色带纹。
鱖一般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数量最多。冬季不大活动,常在深水处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摄食。春季天气转暖时,则游到沿岸浅水区觅食;此时的雌雄鱼白天都有侧卧在湖底下陷处的卧穴习性,夜间在水草丛中活动、觅食。主要以其它鱼类为食,1-2月摄食较差,6-7月最为旺盛,生殖期采食强度稍下降。鱖鱼通常长至2冬龄,在东北须至3冬龄才达性成熟,亲鱼于5-7月集群于夜间在平缓的流水环境中产卵。6-7月为产卵盛期,怀卵量为3-20万粒。
常见鱖鱼有2种,外形极为相似,区别在于:翘嘴鱖的鳃耙为7,眼较小,头长为眼径的5.3-8.1倍,上颌骨伸达眼后缘之后的下方,侧线鳞为110-142,颊下部有鳞,幽门垂为198-440个。而大眼鱖的鳃耙为6,眼较大,头长为眼径的4.7-5.1倍,上颌骨仅伸达眼后缘之前的下方,侧线鳞为85-98,颊部不被鳞,幽门垂为74-98个。翘嘴鱖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常见为2-2.5公斤,最大个体重可达50公斤;大眼鱖生长缓慢,个体较小,最大个体能长至重2公斤。
鱖鱼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天然产量相当高。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富含蛋白质。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5-19.3克,脂肪0.4-3.5克,热量78-109千卡,钙79-206毫克,磷107-143毫克,铁0.7-5.6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10毫克,尼克酸1.9毫克。鱖鱼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内的随葬品中,就有鱖鱼!鱖鱼的幽门垂多而成簇,俗称桂花鱼,其味清香扑鼻,鲜脆可口,可谓“席上有鱖鱼,熊掌也可舍”。值得注意的是,鱖鱼的12根背鳍刺、3根臀鳍刺和2根腹鳍刺均有毒腺分布,若被刺伤后肿痛甚烈,发热、畏寒,为淡水刺毒鱼类中刺痛最严重者之一。在捕捉和剖杀鱖鱼时,应特别小心。
鱖鱼肉性味甘、平,无毒,具有补虚劳、益脾胃的功效。其尾可治小儿软疖,其胆可治骨鲠在喉。
3.乌鳢:属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俗称:黑鱼、才鱼、乌鱼、乌棒、蛇头鱼、生鱼。
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头尖而扁平,颅顶、颊部及鳃盖上均覆盖着鳞片。口大,端位,下颌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口盖骨均具尖锐的细齿。咽头上方有一宽大的鳃上腔,能呼吸空气。背鳍和臀鳍基部都很大,尾鳍圆形。体色暗黑,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花斑
(原标题:野鲫鱼钓法慢谈——之八:关于对付窝中闹小鱼的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