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的人会在善意的批评中不断成长,我毫不谦虚地认为,我是个谦虚的人。定了定神,我重新开始了新一次的操作,这次那个漂亮的拟饵并没有让我失望,它轻巧地落入了前方大约15米左右的水面上。跟着洪岩的现场培训发言又响在了我的耳边:“收线速度保持均匀,尽量把动作放慢点,这不是在水库里回轮收线,如果动作要领掌握不好,你是体会不到中鱼乐趣的。”带着这几句培训要领,我开始了路亚抛竿的第一堂训练课。
来来回回又是几次抛竿收线的过程,动作熟练之后,我时不时地也在回线过程中加点小插曲,收线过程中不时把竿向左或向右摆一摆,然后略微来个加速或减速收线,据说这样能使水下的拟饵做出更漂亮的潜泳动作,管它对与错呢,反正钓具在我手上,我用钓具我做主!
洪岩告诉我,他给我选的这款拟饵下潜深度能达到2米左右,这个池子最深的地方大约3米,应该是比较适合的。但我按他教学的操作要领搞了半天,却一直没等到那激动人心的“咯噔”一口!回头看看洪岩和刘海峰二位,他们两位半天下来也没有什么收获,都准备换软虫试验了!于是我赶紧凑过去,准备学习一些软虫应用的新知识。
刘海峰换了个铅头钩,在上面穿了个黑色的蟑螂式软虫,洪岩则在铅头钩上挂了个大红蚯蚓样式的软虫,他们的思路很明显:这个鲇鱼池里没有太多的障碍物,现在池中的鲇鱼不是很活跃,针对这样的塘情和鱼情,用铅头钩挂软虫拖底钓的效果应比颤泳或摇摆型路亚的攻击效果要好一些。但当我也想尝试铅头钩挂软虫的方式时,洪岩断然拒绝了我的“无理”要求,其理由倒也正大光明:我们先试试效果,你现在的抛竿动作还没练习好呢,借这个机会你再练习一会儿!呜呼,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自己的武器,就得听人家的指挥啊!我只好讪讪地举着钓竿又到一边练习去了。
当我甩着路亚,在那里一次次重复着没有效果的动作时,对岸甩得正来劲的刘海峰忽然兴奋地喊了一句:“中鱼!”跟着他开始快速收线,接着一条大约0.5千克的鲇鱼扭扭捏捏地被他用专用路亚钳拽了上来……见此情景,洪岩很不服气地嘟囔了一句:“怎么就让他先钓到了?”
看来用软虫的选择是正确的,没过一会,洪岩也开张了,他钓到的这条鲇鱼要稍大一些,据大家目测,都说能有0.75千克。据我观察,他的操作要领是把铅头钩甩在前方15~20米位置,然后慢慢匀速收线,收线速度约0.2米/秒,至于鲇鱼中钩后的反应,洪岩说鲇鱼咬钩后会先从竿梢上得到信息,此时千万别着急提竿,而是应再次轻微拖动水下的钓组继续保持引诱状态,鲇鱼是种很贪婪的鱼,只要它认准的诱饵,最终会将直接将诱饵吞入口中。
一直没开张的我终于也着急了,于是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洪岩终于屈服了,他很不情愿地为我组装好一套铅头钩,并在钩上挂了个小章鱼形拟饵,这条“小章鱼”在钩上晃动着几条逼真的爪子,我忽然发现,欣赏这种逼真的拟饵,好像也是件挺有趣的事儿。
牢记着洪老师告诉我的操作要领,同时模仿着那两位的操作动作,我开始憧憬着软虫下水后,鲇鱼疯狂咬钩的刺激。但一次次抛投无果之后,我终于彻底承认:在路亚方面,我的确是只不折不扣的菜鸟,半小时的时间里,只有一次,我真切地感受到水下确实传来一次真实的冲击,但最终结果依然是——那只“小章鱼”被孤独地拽出水面。而同样是这段时间,洪岩和刘海峰确实已找到了中鱼的窍门,他们俩一共路到了7条鲇鱼,每当他们兴奋地喊一声“中鱼”,我都真实地尝到了失落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时钟已指向下午2时,因为还有别的事情要办,洪岩告诉大家准备收竿,郁闷的我决定做最后一次抛竿——成败在此一抛!
运足全身气力,大概也因为顺风的缘故,正常抛不出20米的钓组这次飞出的距离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这样也好,抛得远,收得慢,我还能多玩一会儿。我一边慢慢地摇轮收线,一边在心里默念:“鲇鱼鲇鱼快来吧,千万别让我太失落!”
(原标题:菜编路亚之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