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意在讨论,各地区、环境有诸多不同。希望大家指点。共同进步,谢谢!)
标点,可能在鱼路,也可能在鱼窝。
因为对水纹学和本土鱼性所知甚少。所以我很难判断鱼儿的游曳路线,只能靠观察沿岸地形来寻找它们可能聚集的地方,然后选择相对应的方式去钓获。
我的渔获并未因为这种不得已的行为而减少,反而在不断的猜测和验证中还收获了一些对沿岸标点的浅见,分享给大家。
我没有船,所以姑且以岸钓的行进难度为标准,来区分沿岸地形。
1、走得很舒服的浅滩
2、走不了爬不上的峭壁
3、想爬又不敢爬想来想去又不得不爬的阶梯式崖岸。
浅滩钓点
正常情况下这类缓慢延伸的崖岸,因为方便人类活动,鱼类很少停留。那浅滩没鱼么?当然有!关键是它什么时间有鱼、有什么鱼、什么情况下鱼最多。
深夜,大部分鱼类都会借着天色掩护靠边觅食。在我的老家湖北,渔民常在岸边放置地钩钓肉食性鱼类。 所以在晚上路亚钓时,选择动静稍大的饵,在浅滩也会有不错的收获。
南方酷热的中午,浅滩会大量游曳着 “因为爱情的罗非”。用表层的crank或是小亮片去挑逗他们,经过其巢群时往往会遭遇凶猛的攻击。
在正常时间,以翘嘴、鳜鱼这些比较广泛的对象鱼为例。当什么事情发生时,鱼儿会不顾一切的向浅滩进军把它打造成我最爱鱼窝呢?
如下图的钓点,一片刚被水淹没的草滩。各种新鲜的虫子小虾云集于此,还有水草的掩护。实在是掠食者们的天堂,所以即便在大中午我都钓到了好几条生猛的鳜鱼。
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标点一定要“新鲜”新鲜的意思是:此点突然多了很多水里没有的植物或动物,他们都是食物或能带来食物。才能吸引其他掠食者。
在这种环境虽然帮我钓到鱼的是一枚米诺,但是我更推荐大家使用铅头钩或无铅钓组,把钩尖包裹在软虫体内,会大大减少钓组挂失的几率。
同类型标点如浅滩中各种障碍物、出水口、垃圾堆,只要能给对象鱼带来食物的必须去试一试。这是钓点的时间、对象鱼、水底构造的改变对钓点的影响。
陡峭的悬崖
陡峭的悬崖,一般水相对深。所以往往藏着部分畏光鳜鱼、鲶鱼。大体型的罗非也常选择在这类水面休息。如果峭壁上再多一点草木,落下的树叶行成了一层有效的遮蔽。那就更妙了翘嘴一点会选择它作为游曳进食的路线。
看,从树底漂浮物中打捞出的翘MM。
峭壁中我最钟情于下图的地形,缓缓的岸延伸过去,靠近悬崖时突然一段深沟。
请看峭壁下那段水色略深的区域,那是一段深沟。鱼儿往往聚集于此。不少朋友在这个标点收获过现在溪流中难得一见的军鱼。在高州爆过几次扣的朋友,也都是在对岸那片陡岸。
悬崖因为不方便行进,也很难总结出一些很有意义的鱼窝。只能是看到了就钓一钓。更多的时候是去碰运气,找惊喜。这类标点延伸开来无外乎一句广告词:不走寻常路。
仔细下面的收获细心的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是的,聪明的你肯定发现了,中鱼的水底都是各种大小不等的石块,这就是我最喜欢的鱼窝,那些想爬又不敢爬,想来想去又不得不爬的阶梯式崖岸
阶梯式崖岸
石块组合成慢慢向下延伸的阶梯。
这类钓点,沿岸的深度变化明显,鱼儿可以很轻松的从深水区快速游到浅水区;沿岸的石头提供了良好的遮蔽;石块中间的缝隙给食物链底端的物种留下了藏身的空间,大的掠食者往往巡视周围。
真的,我曾经见过一只为了觅食水生物将头部卡在里面的鸭子。
福州的春季体感温度已经达到了二十多度,但水里依然冰凉。鱼儿大多都埋伏在沿岸3米以内的区域。相对来说鱼的反应速度会慢一些。所以建议大家使用长舌板的crank,慢慢的挖,一来不易挂底,二来可以给还没回过神的它们多一点反应时间。
如果感觉钓场内的鱼非常活跃,也可使用感度较高的竿子,配合缓沉小米诺。抛出去后,让饵沉到刚刚好贴一点石头的位置。然后做“≈”字形 逃窜动作 好几次饵落水后刚做动作就遭遇攻击!
用这种玩法能快速钓上那些最活跃的鱼,但是有个致命的缺点。缓沉米诺卡入石缝的几率非常大!所以要求竿子的感度、钓者精神的集中度、挂底后的当下反应都非常高。但是往往都有惊喜!!
此类标点虽然好,也要懂得区分其中的山寨版。
如果水底没有延伸的,也只是悬崖的另一种变形;如果太过平缓,即便有石头也不符合聪明的鱼类进可攻退可守的捕猎习惯。
今天河东,明天河西。无鱼的浅滩可能因为涨水变成鱼类觅食的天堂,现在幽深的悬崖也能因为水量减少变成鱼窝。
所以“路亚运动”大可以反过来读作“运动路亚”。不仅动脚,还得动脑。去寻找最佳的标点、用最符合情况的技法、钓最活跃的鱼;拒绝散弹打麻雀的方法,精准猎鱼。此之谓路亚运动的精髓!
路亚沿岸标点的选择(本土鱼种)
(原标题:路亚沿岸标点的选择(本土鱼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