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食性的分析方法


2012-12-04 13:24:31  中国钓鱼人网  

  经常在一些地方看到关于鱼饵方面的配方-----秘方,把它拿到池中一试,往往没有如其所说的那样有效,相信朋友们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吧,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就是我们脱离了鱼的具体生活环境,而主观的去认为鱼应该吃什么,如若沉迷于此道而不能自拔,就会象有的鱼友那样,到处寻找鱼饵秘方、满池子要鱼饵,结果最终也没有获得一种使自己满意的鱼饵来。现在,我就把一种比较另类的方法介绍给朋友们,也许会让同志们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尽快摆脱紧随人后问这问那的窘竟。

  首先,我要从原理讲起,也许枯燥了点,希望朋友们能看下去。在以前我的《鱼人》文章中,简要地说过关于鱼与其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在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体系中,能量是逐级传递的,就是说鱼必须在这一体系中,通过吃别的生物或有机物而获得能量。如果我们找到鱼在这个体系中所吃的食物,那不就是找到了最对口的鱼饵了吗?道理如此简单而已,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寻找水中鱼儿所吃的食物呢?当然,我们是钓鱼人,没有必要把它搞到原子水平,而只要通过细致的观察,来了解所垂钓水域的生态基本构成就可以了。无论在任何水域,只要有鱼存在,那就一定有一条相对应的食物链存在,否则,就不会有这种鱼的生存空间。经常看到一些关于鱼饵的文章中提到:鲢、鳙酸臭,鲤鱼、鲫鱼香甜,草鱼微酸,鲶鱼肉食的理论,我认为这种说法只是一个大的方向而已,是不够准确的。鱼友们都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池钓鲫鱼时经常有鲢鱼、鳙鱼来吃钩,有的池子的鲤鱼食性偏的离谱,就喜欢吃酸、臭味的,有时用面食鲶鱼却特别青睐-----,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在这一生态系统中,鱼的食物链的构成是特殊的,之所以让我们迷惑,是因为没有摆脱人的固有思维,而没有站在鱼的角度,去了解鱼的真实食物构成。

  其次,鱼的食物链及鱼食性的形成。先说养殖水域的鱼:它们的食物链很简单,由于是人工投喂饲料,鱼就会以饲料为食物来源,而产生对这种饲料依赖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偏食性。对于这种鱼,我们只需要把这种饲料拿来,或配制出与之相近的鱼饵,那就是最好的了。而野生鱼类的食物链就要复杂的多了,特别是有多种鱼类共同生存的水域中,有些食性相近的种类,其食物链是交*的,但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源一定是不同的,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否则,它们中的一种就有可能被淘汰。这就是为什么有的鱼是浮在水的上层,吃浮游动植物,而有的鱼以草为主食,有的鱼吃小鱼或小动物,还有一些鱼是杂食性等。只有这样,不同的鱼类才能共同生存在一个水域之中。也就是说,自然水域生存的鱼类,在其食物构成上必然是各有所侧重,而不会集中某一种食物上。但是,也有特殊的时候。由于某种原因,使得一个水系中一种食物过量集中,促使几种鱼共采食,而对这种食物产生共同的偏食性,除了前面讲的养殖水域外,自然水域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在秋季江蛾(蜉蝣)产卵期间,大量江蛾几乎在短时期内同时出现,各种鱼类必然都会以之为食。

  那么,我们如何确定一个水域中某种鱼的具体食物呢?下面我就把我在钓鱼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方法告诉大家。(暂定为“鱼人”歪理)

(原标题:淡水鱼类食性的分析方法)


相关热词搜索:淡水 鱼类 食性

上一篇垂钓宝典:垂钓用蚯蚓技术
下一篇垂钓宝典:世界部分咸水鱼资源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