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登山原则的出现自从民国60年代的百岳风潮出现之后,攻山头的文化在台湾山岳界的影响力似乎超过人们的想象,在百岳爬完之后,可以再爬一次、二次,或者改爬150岳,甚至有其它的名山、小百岳的陆续出现,台湾的登山界,似乎对「山头」有着特别的情有独钟。
有别于社会团体,大专院校的登山社团在彼此的荣誉感竞争之下,在百岳之外开辟了另外的战场,也就是「新路线」的开发,在「区域」的概念下,一一踏查该区域中的山脉、溪谷以及人文遗迹。台湾登山者的脚步,也从传统的百岳路线,进而扩散到更偏远、更广大的台湾山岳之中。
当更多人在政府推动国内观光的同时,更多的登山者走过百岳名山的生态之中,而新路线的开发,也让更多人开始进入一些原本几乎没有人烟的生态区域之中,登山者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关系,应该成为一个被重视的课题,来严肃地对待。究竟登山者对当地生态带来了何种程度的影响,台湾目前似乎还缺少足够的本土实证研究资料,然而,登山者的登山行为如何对环境带来最小的冲击,在国外已经有相当完整的研究与经验。
因此,台湾生态登山学校便希望对国外的理论与经验以及台湾的环境与实践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讨论,希望登山者在遥望山头之际,也能够重新看见登山鞋脚下的世界,思考如何善待这脚下的世界,而这样一个对生态环境具有反省意涵的登山行为,我们则称之为「生态登山」。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国外的相关经验。
在经过早期的大量砍伐、采矿、开垦之后,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一项重要的法案,称为「荒野保护法案」(Wilderness Act),将美国境内九百多万公顷的土地划入「荒野保护体系」(Wilderness Preservation System),一直到1998这保护区的面积则扩展到一亿三百万公顷,分别隶属于国家公园、森林局、野生动物保护局等等。然而,当生态环境保护的浪潮兴起,进入荒野中从事休闲活动的人口也逐渐倍增,根据计算,从1964年法案通过一直到1994年这30年间,进入荒野从事休闲的人口足足成长了六倍之多,一年达到一千七百万人次(Cole, 1996),不只是从事荒野休闲的人数大量增加,近年来的休闲观念与方式也和从前有了一些改变,「现在的野外休闲者比较不喜欢去一些缺乏维护的步道,也不愿意让倒木任意横躺在路中,现在的休闲者对于更舒适的方式以及更便利的交通易达性,有更强烈的兴趣。」(Cole, 1996)就在荒野休闲人口急剧增加的情况下,美国的许多荒野开始遭受前所未有的影响:湖水受到严重污染、步道的土壤严重侵蚀流失、营地植被裸露、垃圾散落四处、避难休息小屋四处林立。面对这样的荒野过度使用与滥用的情况,相关主管单位可以采取二种应对方法,一个是加强对荒野的管制,将相关地区加以封闭,另外一种则是教育,让荒野的使用者看见更好的使用方式。于是在1982年,美国的森林局职员Tom Alt创造了一套「没有痕迹」(No Trace)以及「不留下痕迹」(Leave No Trace)等相关的教育课程,希望改变荒野休闲者的休闲习惯,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McGivney, 1998)。也是在这波浪潮之下,例如「除了足迹,什么都不留;除了摄影,什么都不取」、「不留下任何垃圾」等等的标语成为人人琅琅上口的口号。
虽然相关课程带来很大的回响,然而由于缺乏客观的研究以及统一的说法,相关的环境教育讯息显的相当纷乱,让教育者无法有一个整体的说法与理念,于是在1993年美国政府的四个相关部门,包括国家森林局(U.S Forest Service)、国家公园局(National Park Service)、土地管理局(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国家鱼类与野生动物保护局(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以及民间的非营利团体「国家户外领导学校」(NLOS, 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共同签署了一份备忘录,承诺共同发展并推广「不留下痕迹」(Leave No Trace,简称LNT)的教育课程(McGivney, 1998)。于是,在NOLS以及各部门结合资深的生态学专家与登山辅导员、森林处职员等专业人才,发展出LNT的六大要点,并以此作为日后推广的统一版本。
到了1993年的户外休闲高峰会议,在NOLS的号召之下,为了推广LNT的理念,募款成立了「LNT. Inc」非营利组织,透过组织与专职人员让教育推广更有效率。
生态登山的七个原则
2012-07-25 22:58:55 中国钓鱼人网
(原标题:生态登山的七个原则 )
上一篇垂钓宝典:简体版《登山圣经》之一:基本步骤(2)
下一篇垂钓宝典:简体版《登山圣经》之七:远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