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逐渐成为一项大众运动,参与登山的人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登山的目标、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也日趋复杂。在此,以“参与者是成年人、登山不是一次性行为”为出发点,结合同好们总结的经验以及个人的一些思考,说说登山的原则,并请广泛拍砖。
1、独立思考:
在登山逐渐成为“大众化运动”的过程中,“成年人不成熟”的问题相当普遍。其实,不论是去雪山、还是去低海拔山野,不论是自主攀登者、还是做登山客户,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首要的大原则。
比如,山野环境与日常生活大相径庭,能否不加分析地“以为”平时的生活经验可以照搬到登山行为中?比如,登山关乎生命的安全,具有探险的性质。但探险到底是不是盲目冒险?攀登是不是对自然的征服?这些都需要每个人的独立思考。
因此,登山者应避免被虚幻的“浪漫主义”、“英雄主义”幻影所诱惑,不知深浅就投身于一项未必适合自己的活动。成年人,要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能力和思想准备。
2、自我照顾:
在山野中,登山者必须先能够“生活”、才谈得上“运动”。能够自我照顾,是登山者首要的能力要求。
缺乏自我照顾的能力,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而且也间接给同伴带来危险。不能自我照顾的人,不是一名合格的登山者。
3、循序渐进:
每个登山者的能力、技术和经验,大都是随着不断参加活动、并吸收间接经验而得到增强的。
登山的危险性、山野环境与日常环境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应采用通过实践加学习的循序渐进方式,而不宜采用大跨度、大跃进的方式。特别是刚入门的山友,一定要注意避免被一些传奇故事所激励、忽视个人能力和困难危险之间的冲突。冒进和盲动,不仅可能损害、从而减少登山带来的收获,而且可能导致生命的终结。
4、留有余地:
即使在做好了充分调查的基础之上,山野户外的许多自然条件??比如,雨、雪、风、雷、滚石、雪崩等??事先依然难以准确预计;同时,登山者个人身体状态的变化,也存在着变数。因此,在登山活动的准备和执行过程中,在线路和时间安排、物资准备、体能分配、目标确定等方面,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便为处理突发事件留下回旋余地。
留有余地的反面,是孤注一掷的冒险。如果把登山作为一种持续的爱好,从概率论来看,孤注一掷迟早酿成大祸。
5、团队协作:
如果是组成一支队伍去攀登,这是一个无须置疑的基本原则。登山过程中,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微不足道。如果一个团队,不能拧成一股绳、发挥合力的作用,就彻底失去了组队登山的初衷和意义。
良好合作的基础,是彼此的充分了解。因此在成行之前,成员之间要尽量熟悉??不论是登山水平、还是生活习惯。这样有利于在攀登中的基本合作,遇到危急时刻才可能相互援手。
另外,从这个原则,可以引申出另一个次原则:“在‘大家’之中没有‘小家’”。有亲属或感情关系的成员,应特别注意融入队伍整体。
6、审慎自省:
不同的登山活动,面对的山峰、气候、个人身体状态、队伍组成等条件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即使是同样的人、攀登同一座山,因时间的不同,也会带来不符合以往经验的变数。登山者不论曾经取得过怎样的成绩,都不应轻视任何一座山峰、任何一次活动。
善于长距离负重行军的人,未必擅长冰雪技术操作;懂得判断自然条件变化的人,未必掌握医疗急救知识。对于有一定经验和特长的登山者而言,既要避免把某方面的自信盲目延展到不熟悉的领域,也要注意时刻自省??潜在的危险转化为实际的伤害,有时就在麻痹的一瞬间。
从审慎自省,可以引申出另一个次原则:“学会放弃”。登山是一个靠天吃饭的项目,许多时候,即使尽了人力、也会因自然界的困难而无法完成。在遇到危险、或预计到危险、或失去把握时,决策者和参与者都要懂得放弃。
7、尊重他者、关注自然:
生活在山峰所在地区的人,与当地的环境的关联,比登山者更加密切。因此,在遇到文化、习俗差异的时候,应尊重当地住民的感受。没有谁的生活方式或思维方式,绝对凌驾于他人。
登山者所去的地方,一般受人类社会活动影响比较少。而且,海拔越高的地方,生态环境越脆弱。在克服各种自然困难的同时,我们是否能够尽量降低登山活动对当地环境的侵扰?也是评价一名登山者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人类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不应反过来成为它的破坏者。
上述观点,只能算是个人的一种浅显的认识。也许不够深刻,表达得也不够准确。冒昧提出来的目的,是希望有共同爱好的人,能在相对安全的前推下从事登山这项运动、并有所收获。
最后,补充一句稍微“跑题”的话作为结束语:不论登过什么高度,我们最终要回到出发的海拔。内心的平和安乐,也许更为重要。
登山应遵循的基本法则
2012-05-19 19:16:55 中国钓鱼人网
(原标题:登山应遵循的基本法则 )
上一篇垂钓宝典:关于雪山攀登如何选择合适的相机和胶片
下一篇垂钓宝典:登山户外运动专项保险有必要吗?主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