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联想思考法。所谓联想,就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个事物或由头脑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又勾起对它事物的想到。有句成语是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应该说是联想思考法的生动体现。它依据事物链间的互为相关性,因一事物的出现,而联想到另一事物将有尾随而至的可能。我弓,钓线发出嗡嗡的声响。我和鱼搏斗了将近10分钟,在没有抄网的情况下,终于将一条4.8千克的草鱼遛翻,擒入鱼护。老陈见我上鱼,也赶忙跑过来,挂上苜蓿草,围绕水中的草堆浮钓草鱼。不一会儿就见黑漂,在他扬竿的瞬间就线断鱼跑,他懊丧不已,连忙换好另一副钓组,结果和前一次一样,扬竿就断线。又换了一次钓组,但还是和前两次相同,以断线收场。小李也和老陈一样上演了两次上鱼两次断线的“悲剧”。待匆忙拴好第三副钓组后,那堆苜蓿已经漂远了,而我在这一堆草旁已钓起4条大草鱼。
他们失利,究其原因,就是使用的钓线线径过细造成的(小钩细线是老陈钓鱼的“准则”)。老陈第一次断线,所用的线号为1.5,线径0.205毫米。第二次断线,主线换成了2号(线径0.235毫米),主线尽管换粗了一点,但采用的是主子线结合的钓组,子线为1.5号(线径0.205毫米)。第一次是从竿梢处断裂,第二次是从子线处断裂。小李使用的线径和老陈的差不多。而我的浮钓钓组采用3.5号线,线径0.30毫米,既是主线又是子线,用两粒太空豆固定住小铅坠,从钩柄到竿梢都是一根线,中间无结,保障了上大鱼后的安全系数,可以有效对付4千克大小的大草鱼。
通过这次浮钓草鱼的对比,我认识到,在野钓水域使用钓线,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垂钓环境,结合自己所钓的对象鱼种,合理用线,切不可盲目追求线径细化,只有这样,才不会有断线跑鱼的遗憾。
B
依我自己的野钓经验,粗线的定义是在0.26毫米~0.33毫米(2.5号~4号)之间的钓线。
野钓常在江河湖汊以及水库中进行。水域情况复杂,鱼类品种较多,先不说钓上大鱼会怎样,就说在江河水库中钓鲶鱼,如果还是一味地追求小钩细线,只能说明你还欠缺在自然水域钓鲶鱼的经验。鲶鱼口中有齿,特别是上了1千克的鲶鱼,密齿如锉,力又大,用细线钓获后也经不起它的几下折腾,再大一点鱼就更不用说。即使象小型的黄拉丁(黄颡),用过细的钓线垂钓,也是钓不了几条就会断线。
如果你在西北高原的青海、新疆、内蒙等地的一些天然湖泊垂钓,还抱着细线的“信仰”不放,你多半只能望湖兴叹。就是一条不大的狗鱼,也会让你线断钩失,更不要说钓博斯腾湖中的大狗鱼了。
因此,在江河湖海中、在水库中钓鱼,用线要适中,要有针对性,要有钓大鱼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基础(野钓时选择恰当的钓线就是钓大鱼的物质准备)。
c
在下列一些垂钓环境中,要慎用线径过细的钓线:
知道有大鱼的水域,要慎用线径过细的钓线。
在这样的水域钓鱼,应该做好钓大鱼的心理准备和钓组保障。使用钓线一定要恰当,不可趋于大众化的过细倾向。只有这样,上了大鱼,心中就会有数,就会避免因盲目操作和线径过细而造成线断鱼跑的遗憾。
钓一些有齿鱼时,慎用线径过细的钓线。
鲶鱼、黄拉丁(黄颡)和一些地域性较强的鱼类,它们口中有许多小齿,垂钓这些鱼时,如果使用的钓线线径过细,即使开始钓不会断线,但上钩的次数多了,子线部分就会起毛茬,说不上在什么时候钓上一条较大的鱼时,就会线断鱼跑。
在垂钓有齿鱼类时,钓组不在精细,而在结实。所用的钓线相对要粗,要及时更换被鱼齿所伤的子线,才能保证上鱼。
地形复杂,水底情况不明,要慎用线径过细的钓线。
有时,野钓水域周围环境复杂,岸边有树、水里有草,扬竿时容易被挂住,钓线线径过细,轻微用力一扯就断线,整个钓组要么挂断在树上,要么落在水底。落在水底的铅坠、鱼钩、尼龙线,还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有时垂钓地点的地形复杂,如水库的陡坡,水底多乱石的水域,稍有疏忽,钓组就会有被挂住、卡住的可能。你可能准备了几副钓组,但至少会影响你的情绪。如果换成较粗的钓线,即使被挂住、卡住,也敢用力往回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