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掌握“钓浮”的时机可以说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钓浮”,也叫“半水垂钓”,用北京钓友常说的叫“拉浮”,意思就是将习惯于在水的底层觅食的鲫鱼设法吸引到水的中层来吃食。它的好处是改变单一的使钓饵由水面到达水底的做法,而将鱼儿咬钩的过程缩短为鱼饵进入水的中层或中下层时便立即咬钩。因此,在鱼塘、天气等条件适合浮钓的情况下,钓底和钓浮的收获量往往相差一倍以上。可见“钓浮”在垂钓鲫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钓浮”虽然是一种快速上鱼的好技法,但还必须运用得当,正确掌握它的时机。我曾见到有些钓友听人家讲钓浮上鱼快,于是一到塘边支起鱼竿就马上钓浮。结果,适得其反,究其原因,就是这些钓友还没有正确掌握钓浮的时机。 时兴“台钓”以前,就有钓浮一说,那时钓获的主要对象是习惯于在中下层的鱼。尤其碰上闷热天气,气压低,草鱼一类的中下层鱼会游到中上层来觅食。这时用钓浮的方法往往有所收获,但 绝少有钓获鲫鱼的时候。
“台钓”的钓浮则不同于以前的钓浮。它是利用“台钓”饵料遇水速溶的特点,将习惯于在水底觅食的鲫鱼引诱到水的中层来。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拉”的过程和“拉”的时机,其中“拉”的时机又很关键。我个人对“拉浮”的体会是:“钓浮”所用的浮漂与铅坠的浮重比例与平时钓底可以一样(有的钓友在钓底时使用浮力与铅坠相匹配的浮漂,钓浮时再换一支浮力稍大一点的浮漂),抛钩后首先钓底。这时要不断地提竿换饲料,目的就是使挂在鱼钩上的饲料在提拉过程中和水的阻力作用下脱离鱼钩,由中而下地慢慢散落。大家都知道,“台钓”的饲料大部分都是经过膨化的植物性物质,入水后很快就会溶化于水中,我们在反复的提竿换食过程中,鱼饵由上而下地不断散落、不断溶化,渐渐形成一个由水的底层到中下层的立体雾状诱饵窝子。鱼儿在这个立体的诱窝只能闻到饵料的香味,却吃不到实际的饵料,所以当挂有饵料的鱼钩慢慢落下水时,鱼儿就会出现争抢钩上饵料的情景。当鱼儿争咬鱼钩的频率加快,往往是抛入水中的鱼钩落到水底或即将落到水底(反映在浮漂上就是刚刚降落或还没有降落到事先校对好的目数上,浮漂就出现上下不规则的抖动)时就有鱼儿咬钩,这时就要考虑开始“钓浮”了。
钓浮的要求是,首先将浮漂向下(鱼钩的方向)移动20--30厘米后继续垂钓。此时在鱼钩降落的过程中,就会有鱼咬钩的可能;如果鱼钩继续下降,浮漂自然会渐渐全部没入水中,钓手应及时抖腕提竿换食,这时往往会有鱼儿上钩。反复几次之后,如果鱼儿咬钩的时机又提前,则应再将浮漂向下移动20--30厘米;反之,如果浮漂没入水中数次,提竿后无鱼,就要考虑将浮漂适当地向上(鱼竿方向)移动一点。如此反复动作,直至鱼钩距水面50-70厘米为理想深度。
只要能够根据水下鱼情的变化,适时调整浮漂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你也会像那些钓鲫高手一样在鱼塘边上大显身手
台钓中的拉浮技术
(原标题:台钓中的拉浮技术)
上一篇垂钓宝典:关于反向调漂法简单易懂教程
下一篇垂钓宝典:台钓中的动态诱鱼技术